-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养分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在本世纪50年代之前,对自然界元素的流动和循环进行了研究。60年代后,由于各种工业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造成环境要素中氮磷的富营养化,有机物及重金属元素全球性的污染。于是,在国际科联的倡导下,开展了碳、氮、硫、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栖基地,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当前,在全球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人类生存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对土壤中元素运移和循环的研究,尤其是营养元素和具两重性的元素(适量时为生命元素,过量则为污染元素)运移和循环的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 土壤养分循环研究。在营养方面
针对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如农田、森林、高山、草原等进行土壤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探索土壤养分的流向、分配、积累、转移、归还、输入输出的全过程及平衡状况,建立生态系统的特定模型,是本研究领域的基本课题。对干旱、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灾害性环境下土壤养分循环过程的研究亦可作为一个分支归属本领域。作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有关各国对上述课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另一方面,人们对土壤中养分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行为,特别对土壤有机质(C)和N、P、K、S等在土壤中的转化,包括矿化和有机化、植物吸收、气态损失和水分淋失等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人从微观角度研究植物的根际营养,包括对养分的吸收过程和微生物转化过程,硝化与反硝化及生物固氮机理,并认为这是土壤养分循环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依靠生物自身优势,使种质适应土壤逆境条件,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学活性,促进养分良性循环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这一过程将大大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与土壤肥力的持续发展水平,节省农业成本,成为养分循环研究的一个创新点。新技术的应用是养分循环研究的又一特色。有人通过同位素如14C、13C、15N、35S、31P和色谱技术,证实了不同有机组分具有不同的降解性和周期性,查明了有机和无机氮肥进入土壤圈的命运,并对根的脱落物和分泌物的影响以及S、P等养分的矿化、有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不少人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方法,对农田、森林、草原系统中C和N的循环进行模拟。Jekinson根据洛桑试验站的长期试验结果和14C获得的资料,建立了该站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模型,Megill等也建立了草地土壤中C、N的动态模型。
近2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和植物微量养分缺乏症的显现,土壤圈中微量元素的循环过程备受关注。Zn、Mn、Cu、Fe、B、Mo、Se、I等微量营养元素及Cd、Cr、Pb、Hg、As、F等污染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迁移转化、积累残留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许多人从动力学角度研究元素的形态转化、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平衡,它们在固相→液相→根系表面的吸附转化以及金属离子的土壤有机质反应等。还有人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形态转化进行预测等等。
以上成果给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新的内容。在应用方面。也为制订纠正植物微量养分缺乏症和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2 土壤养分运移的调控
土壤剖面中养分运移是土壤养分循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摸清养分在土壤剖面中运移的方向、形态与状态、速率、数量与能级,与其它元素及介质的关系,它的化学与生物化学机制以及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便掌握养分运移对土壤肥力、植物营养、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而采取调控措施。这方面研究已引起土壤、植物、地理、生态、水利、环境等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土柱淋溶试验
土壤剖面中氮素淋溶运移试验有助于查明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去向,和以NO-3-N为主的氮素淋溶损失。这方面试验几乎在全国各主要农业区开展,主要用土柱法、盆钵法或水泥渗滤池在田间实施。南京土壤所在太湖地区试验证明:氮肥施入土壤中,有40%~50%被作物利用,20%~40%残留土壤中,10%~30%为气态损失,淋溶损失在10%~15%。国外也有许多例证。Mclaren在土柱淋溶试验中,求出不同时间t时各种形态氮素的剖面分布。如不考虑土壤对离子的吸附作用,以溶液的下移速率f=εk0(k0为溶液加入土柱表面的速率;ε为膨胀系数,它反映溶液在土柱内的流动速率因通路变窄而比土面加入速率增大的程度),则溶液到达柱内深度xt,所需时间t=xtεk0t=xtεk0,微分得dt=1εk0dxtdt=1εk0dxt,将此式代入氮素形态转化数学模拟式(式略),即可得到深度与某一形态氮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2.2 北京市水资源污染研究
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根据污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重金属、农药、有机废弃物、化肥、污泥矿渣、放射性物质、寄生虫病原菌污染等。国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