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状态的再认识
中生代中国北方克拉通破坏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在阅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上林舸等的文章《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型》(2008,32(2):133-142)后,很受启发,同时也希望对该文中图1(引自Zhaoet al., 1999,华北克拉通在古元古代的东、西陆块拼合模式图,见图3)用来描述华北克拉通的地质概略图发表意见。其实,在此前听到的有关学术报告和项目申请答辩中,我已经不止一次看到用类似的图解来表示古生代以前的华北克拉通状态,或者表达目前的华北克拉通。这样的表达忽略了华北克拉通从古至今不同阶段的演化,不能正确的表达克拉通在破坏之前或之后的状态。
1. a、c、e的克拉通构造格局
是世界上著名的克拉通,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最近10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主要原因如下:(1) 它是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有 3.8Ga的古老陆壳存在;(2)它经历了复杂的地质记录,在太古宙末(~2500Ma)基本完成克拉通化,在古元古代(~1900Ma)整体受到了高级变质作用,最终形成稳定的克拉通;(3)它的东部在中生代发生了重大的构造机制的转变,克拉通基底发生了破坏、置换和再造。由此可见,华北克拉通的演化可以分为两个最基本的阶段,即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和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与再造(Zhaiet al., 2007;Kuskyet al., 2007)。
2. 至新生代所发生的破坏
在太古宙末基本形成并在古元古代终极形成后,直至中生代才发生破坏。也正因为有从古元古代到中生代之前的长期稳定,以及晚侏罗纪和早白垩纪的重大改变,才引发克拉通中生代破坏这一科学命题。
3. 华北太古洲的地质
可以看出华北克拉通的基本构造格局,它们是勾画华北克拉通古陆块的依据(图1,管志宁等,1987;伍家善等, 1998)。相应地对华北太古宙古陆块的地质也有一些文献给与描述(图2,沈其韩等,1992;白瑾等,1993;刘建忠等,1998;李江海等,2000;Zhai and Liu, 2004;钱祥麟等,2005)。
华北克拉通演化的主要阶段是:
(1) 古岛弧带的识别
虽有不同的意见,但几个主要微陆块的划分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认可,它们是胶辽陆块(JL)、迁怀陆块(QH)、阜平陆块(FP)、许昌陆块(XCH)和阿拉善陆块(ALS)。这些陆块的划分是由重要的古老构造边界的识别为依据的,主要是2.6~2.7Ga的古老绿岩带和2.5 ~2.45Ga的花岗岩带,与现代的磁性界面相一致。它们的性质被视为古岛弧(如红透山-山海关,伍家善等,1998)或古蛇绿混杂岩带(李江海等,2000;Kusky and Li, 2003),并以大量的花岗岩侵入和镁铁质岩墙就位为克拉通化的标志(图2,Windey, 1995;Condieet al., 2001;Rogers and Santosh, 2003;Passchieret al.,1990;Goodwin, 1991;钱祥麟,1994)。
(2) 混合构造的沉积相
2300~1950Ma期间,华北克拉通经历了一次基底陆块的拉伸-破裂事件,随后在1950~1900 Ma期间,华北克拉通经历了一次挤压构造事件,导致了裂陷盆地的闭合和焊接,形成晋豫、胶辽和丰镇等类似于现代陆-陆碰撞型的造山带(Zhaoet al., 1999,2005;翟明国和彭澎,2007),造成东部陆块(迁怀陆块)以及集宁陆块和胶辽陆壳等在碰撞及碰撞后造成的基底掀翻,使下地壳岩石抬升,由含高压麻粒岩 相的变质杂岩和高温麻粒岩相的变质杂岩代表。对该期构 造有不同的模式,如图3a (Zhaoet al., 1999)和图3b(Zhai and Liu, 2003),这期高级变质作用伴随着强烈的混合演化,伟晶岩脉密集的侵入到变质岩中。紧接着出现遍布全区的镁铁质岩墙群(Penget al., 2005,图4),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化最终完成。此后华北克拉通进入陆内地台演化阶段。
4. 岩石圈界面变化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Fan and Menzies, 1992;樊棋诚等,2002;Gaoet al., 2002;支霞臣和秦协,2004;Ai and Zheng, 2003;Chenet al., 2008;许文良等,2004;张宏福等,2006;Wuet al., 2006;Zhenget al., 2006),作者假设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华北克拉通受中生代构造转折的改造程度较低,它们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结构,大致可以代表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状态(另文发表)。推测岩石圈约厚200km,地壳厚度约45~50 km,是古元古代(~1.9Ga)终极克拉通化作用形成的,其厚度和结构与全球典型的元古宙克拉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跨境电商数据合规性风险评估与合规体系建设指南报告.docx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JGT 366-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pdf
-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docx VIP
- 课件mike新11hd so nam模型培训教程.pdf
- 《控制工程基础》教案.docx VIP
- Q∕GDW 11021-2013 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