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的第8课,包括四个子目,分别是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杂。因此,基于本课,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佛教为主线,将其他内容包含在佛教下面。但因为科技这一内容与佛教的联系不大,因此,将通过最后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自主梳理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 本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占有很大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灿烂的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进而体会到中华文明博采众长、源远流长。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对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因此,不能很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 教学目标 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梳理三国至隋唐时代文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讨论等方式,结合材料,了解这一时期文化的特征,理解这一时期文化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的启示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异域文化影响深远;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展示: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杜甫《望牛头寺》 昔在朗陵东,学禅白眉空。 大地了镜彻,回旋寄轮风。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问题:李白和杜甫在追求什么? 通过对学生的设问,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引入本课的内容 一·入佛与佛教的本土化 PPT展示: 英少时好游侠,……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汉明)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于彼遇见……二梵僧,乃邀还汉地,……二僧住处,今洛阳门白马寺也。 —慧皎《高僧传》 结合材料,讲述佛教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PPT展示: 归纳起来,约如:一、民间的信仰:因长期战争的结果,民不聊生。……人人信仰它可得身心的慰藉;二、知识分子的皈依:自东汉党锢之祸以来,汉初儒家传统的学说受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使人不能满足和信服。魏晋以来,……都纷纷寻觅思想的新方向,逃入玄谈的领域,与佛教传入的般若性空学说相遭遇,因此一拍即合,……便形成了遁世而逃入佛法的风气。 —改编自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问题:为什么佛教能够在中国传播? PPT展示: 问题: 1.判断两张《观音图》的先后顺序?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聆听教师的讲述 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原因。 带问题观察图片,归纳出答案。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兴佛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PPT展示: 慧远大师,博极群书,尤其深通三玄之学,并习道家方术,后因避乱南下,由玄入佛,从道安法师出家。与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刘遗民等人有着密切往来,为净土宗创始者。 通过对慧远大师经历的讲述,引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状况,以及魏晋之际玄学的发展。 PPT展示 通过展示图片,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影响力。 (二)隋唐时期 PPT展示 讲述禅宗的发展史 PPT展示: 通过播放图片,说明佛教在隋唐时期的影响力 聆听教师的讲述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三、求佛与传佛 讲述法显、玄奘、鉴真、空海等人的故事,说明这一时期高僧往来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 知道,了解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四.反佛 PPT展示: 朕闻三代已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像教浸兴。……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坏法害人,无逾此道。 —《旧唐书·武宗》 问题: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面对这种现象,当时有些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通过结合材料,说明范缜、“三武”等人反佛的主张以及事迹。 PPT展示: 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韩愈《原道》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 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韩愈《轮佛骨表》 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 结合材料,说明韩愈复兴儒学。 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原因。 掌握必备知识 培养相关素养 课堂小结 梳理 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