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秦论》说课稿(详案)
一、开场白: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
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
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
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
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 《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
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
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
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 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 “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
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
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 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
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
的意义。
四、重点、难点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
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
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程序:
《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
三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
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
求读透,讨论绘制结构图示。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第三课时的要点是: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
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
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
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进行讨论)
同学们刚才都分析的很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汉的政治家、
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
就是 “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 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为理解文章作铺垫)
1. 关于作者:
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
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 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
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
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
33 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
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
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
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 《贾长沙集》,另传有 《新书》
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
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
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
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