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德明针刺特色浅析
谢德明(1910-2009)是成都市中医金针科主任。他是成都第一个著名的中医。他的名字叫“叶金针”。叶氏金针手法独成一家, 笔者幼承家学, 得外公及母亲叶成理悉心教导, 颇有继承心得。现将叶氏金针针刺特色介绍如下。
1 魏庭兰花溪
叶氏金针医术起源于清朝末年, 由山东泰山僧人圆觉创立并兴起, 嗣后传与黄石屏氏, 黄师术成后传与汉口名医魏庭兰, 魏复授业于已故北京中医研究院著名针灸专家叶心清, 其胞弟叶德明把金针医术这枝独秀全面继承了下来。
2 全合金针进针、补泻手法
叶氏金针宗先师民国神针黄石屏采用金针直针法进针 (见于黄石屏《针灸诠述》) , 黄氏江西后人已失传此法, 现仅叶氏沿用至今。
叶氏所用金针体长而细韧、针尖钝圆, 进针时, 以刺手拇、食两指持住针体下端, 刺手持针与穴位皮肤成15~30°夹角, 押手拇指紧靠并按压针尖及穴位皮肤, 同时刺手用力将针尖及针体送入穴位内。此法进针, 既适应金针体长细韧的性状, 又可尽量避免进针时病员的痛感。押手在进针后, 可探知病人的得气感觉, 同时又可固定穴位皮肤, 压穴以聚经气。此正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持针之道, 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 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 属意病者, 审视血脉, 刺之无殆。”
曾有著述将叶氏金针进针称送针法, 确切应为直针进针法。
叶氏补泻手法以缓进疾出、重插轻提为补;疾进缓出、轻插重提为泻;不徐不急为平补平泻。
叶氏除行针以催气, 使气至病所外, 临床多留针以候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气至而有效, 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 明呼若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 主穴一般均留针半小时, 使神与气相随, 增强疗效。
叶氏主张不用重手法强求针感, 故其针感患者常觉柔和轻松, 无生硬不适。
3 长度透穴,穴位组合
叶氏长于透穴, 认为以穴为点, 以经为线, 透穴可点线结合经穴并用, 加强疗效。金针透穴, 可一针双穴, 甚至一针多穴。
3.1 中气不和以病为主,解表助气,治“中气”
从一个穴位进针, 向着同经的穴位或上或下地透刺。如:中脘透下脘——健胃运脾, 主治中气下陷、脾胃虚弱;大杼透风门——解表助气, 主治外感表症;气海透关元——补气益肾, 主治腰痛、久利、痛经、遗尿、阳痿早泄。
3.2 安定志兼疏风
从一经一穴进针, 透刺他经他穴。如:内关透外关——安神定志兼疏风, 主治头痛、耳鸣、心痛惊悸;阴陵泉透阳陵泉——利湿强筋, 主治中风下肢瘫痪;中脘透天枢——健胃主运化, 主治胃肠疾患。
3.3 肘节疼痛、屈伸不利
从一经一穴进针, 透刺多经多穴。如:曲池透尺泽、曲泽、少海、小海——主治肘节疼痛、屈伸不利。
外公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医治一下肢重症脉管炎患者, 仅取阴陵泉透穴阳陵泉而治愈, 随访30余年无复发。
4 留针多得,短得
叶氏认为针灸取穴, 如中药之立方, 有君、臣、佐、使之分, 如此, 方可取穴少而效力精专, 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载:“节之交, 三百六十五会, 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 流散无穷。”《灵枢·官能》篇亦有“先得其道, 稀而疏之”。
叶氏取穴, 一般主穴不超过4、5个, 留针候气30 min。出针后, 视病情追加辅助穴位, 以快针取之。快针, 即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即出针, 不再留针候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刺之而气不至, 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 乃去, 勿复针。”
留针与快针相结合, 突出了治疗重点, 加强了疗效, 也最大限度避免了病人不必要的刺痛, 减轻了紧张感。这也是叶氏金针深为老幼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5 点刺加热刺法
点刺为叶氏针法特色之一。术者持针, 以手腕用力, 根据需要施力或轻或重, 以皮肤潮红或出血为度, 点于穴位或患处。是叶氏对《灵枢·官针》篇“毛刺者, 刺浮痹, 皮肤也”的发挥。
本刺法适用于小儿不耐受或不配合留针者, 或头部, 肢体需大面积刺激的部位。轻点刺仅令局部皮肤潮红, 使气血聚汇而濡养肌肤;重点刺令血出而邪气散。
点刺亦可代替快针刺激辅助穴位, 适于不宜强刺激者。较之梅花针, 有操作简便、刺激面积可大可小、力度控制灵活的特点, 叶氏临床多用之。
6 局部扭曲之刺法
运动针宗于报刺, 《灵枢·官针》篇:“报刺者, 刺痛无常处也, 上下行者, 直内无拔针, 以左手随病所按之, 乃出针复刺之也”。这种扭伤针刺痛点的刺法, 可令局部壅滞之血脉通畅, 邪气消散, 每多1次即愈, 家母临床每奏奇效。
家母本人曾于庐山参加学术会议时足踝扭伤, 肿大不能行走, 自用运动针治之, 第2日即健步登山, 令同道惊叹。
7 中医之已入针以保幼所接受
叶氏金针多用透穴以经穴同治, 故临症多取斜刺。进针时, 一般针体斜向穴位皮肤成15~30°夹角, 刺入穴位后沿经络上下提插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XEEPIA 001-2023 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TCWEC29-2021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OCR).pdf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中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ppt VIP
- 2025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小马宝莉英文第四季台词S04E18 Maud Pie.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