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对比研究.docxVIP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对比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对比研究 使用针头可以让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到舒适,并保持静脉管道的畅通,方便救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静脉损伤。20%甘露醇作为临床脑卒中患者首选的脱水剂, 因其渗透性高, 使用中又强调快速静脉滴注, 易对血管造成损害, 因此寻找穿刺部位及留置时间对穿刺条件不好的中老年卒中病人尤为重要。现将两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进行对比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甘露醇用量 选择2007年1~4月在神经内科准备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将其按日期 (逢单号选前臂静脉, 逢双号选手背静脉穿刺) 随机分为手背静脉组与前臂静脉组。纳入标准: (1) 脑卒中患者不伴有意识障碍, CT或MRI确诊并且排除了其它颅内疾病; (2) 健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无感觉障碍; (3) 血管为前臂静脉或手背静脉, 血管及周围皮肤特性良好, 无静脉炎, 无肿胀, 未曾穿刺过; (4) 20%甘露醇用量为125 ml (q 12 h或q 8 h) 。排除对象: (1) 糖尿病患者; (2) 20%甘露醇用量为125 ml (qd) 或250 ml者; (3) 输脂肪乳、氨基酸、β-七叶皂、卡文的患者。 前臂静脉组30例, 其中男12例, 女18例, 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54.77岁, 脑梗死14例, 脑出血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手背静脉组28例, 男10例, 女18例, 年龄34~75岁, 平均年龄57.29岁, 脑梗死6例, 脑出血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关于研究 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蓝色Intima-Ⅱ22G普通留置针和3M无菌透明敷贴。 1.3 固氮封管方法 两组静脉置管术操作均由固定的两名护土完成, 125 ml甘露醇在25~30 min内输完, 封管方法均使用100 U/ml的稀释肝素液3~5 ml, 脉冲正压式封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留置期间20%甘露醇输注的组数。 1.5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统计学比较 由表1可见, 前臂静脉组与手背静脉组留置时间经两样本t检验,t=0.219,P=0.8280.05,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平均留置时间为xˉ=72.37hxˉ=72.37h, 其标准差s=3.50, 选择95%可信区间,xˉ±1.96sxˉ±1.96s, 故选择65 h作为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常规留置时间。 2.2 两组p的统计结果 由表2可见, 前臂静脉组与手背静脉组20%甘露醇输注组数经两样本t检验,t=1.130,P=0.2630.05,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平均输注组数为xˉ=8.16xˉ=8.16, 其标准差s=0.38, 选择95%可信区间,xˉ±1.96sxˉ±1.96s, 故选择7组作为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常规输注组数。 3 讨论 3.1 两组病人留置针输注后不适宜输注20%甘露醇 常规输液留置针成人首选前臂静脉, 而脑卒中病人常有偏瘫, 住院时间及输液时间相对较长, 而且每天输注甘露醇的次数相对较多, 甘露醇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 血管一经使用后便不可再用, 因此合理安排穿刺部位对穿刺条件差的中老年卒中病人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对于前臂静脉组和手背静脉组两组病人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留置时间、留置期间20%甘露醇输注组数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卒中病人首次输液可以使用手背静脉, 从远端到近端, 先手背静脉后前臂静脉, 既保护了血管, 也给病人创造了使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机会。 3.2 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 BD公司推荐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 d, 戚红的研究显示留置针可以使用7 d, 李晓燕等建议将5 d作为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暂未见有关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留置时间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显示, 脑卒中病人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最好不要超过65 h, 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最好不要超过7组。 3.3 静脉处理工艺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 甘露醇为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 20%甘露醇的渗透浓度为1 100 mmol/L, 而在临床应用中多强调快速静脉滴注, 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 从而导致临床输液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输液并发症, 比如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堵塞、穿刺点出血等。在输液过程中可以将甘露醇加温输注, 根据病情控制输液滴速, 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责任感, 注意观察, 及时识别处理不良反应。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