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郭洪杰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和《庖丁解牛》一起组成第一课。三篇文章都属于儒、道两家经典中的精彩篇章,集中表现了两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信息,是中华文明发展出自的重要智慧成果,学习三篇文章有助于了解前人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态度,鉴古观今,从而更好把握当下与未来。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通过记录孟子与齐宣王的交流,系统阐发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和社会理想,通过论述实行“王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驳斥了“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的所谓“霸道”,并具体展开阐述治国措施,集中表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全文论证内容极富思辨性,逻辑缜密不乱,善于取譬设喻,语言精彩,富有说服力。
单元导读指出,本单元学习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课后学习提示也指出,“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可见学习课文的首要且核心目标是把握孟子在文章中阐述的社会理想和治国主张,并掌握其论述的思路,感受其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还要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理解“民本”的主张对当下及未来社会的重要意义,以期提升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思路】
根据分析,本文计划教学用时两课时,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理想的世界”和“孟子式的论述”。第一部分重点在通过分析整合孟子的观点,明确“仁政”的核心内涵在于“以民为本”,并通过对比残酷的社会现实来理解这种“民本”思想的可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照现实思考“民本”思想在现代社会之中存在的意义,以达成拓展延伸目标。第二部分则回归文本,梳理孟子的论述思路,明确其论述的严密逻辑,并整理孟子论证观点的方法,体会其取譬设喻,因势利导,且雄辩滔滔、极富说服力的语言风格。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结合,本次教学希望勾连课堂内外,打通文本与现实的关联,在加强文本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其超越时代限制的哲思魅力,从而达到单元所要求的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梳理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把握“保民而王”的“民本”内涵,明确孟子的社会理想;
整理孟子论证方法,体会其取譬设喻、雄辩滔滔的语言特色;
结合社会现实,展望“民本”思想在当下的价值。
第一课时 理想的世界
【教学目标】
把握“保民而王”的“民本”内涵,明确孟子的社会理想;
结合社会现实,展望“民本”思想在当下的价值。
【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课前预习,完成课前习题(见附件一)。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行动
学生行动
现实的世界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有没有人能给我们讲讲自己名字的来历?
对于中国人而言,给一个新生儿取名字并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而是胸襟、理想怀抱与学养的综合体现,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取名特征有时候可以成为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一把钥匙。
展出材料1:
姜卫国、韩济民;
赵建国、李援朝;
周向阳、郑跃进;
冯红卫、陈立新。
问题1: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以上四组姓名最可能是哪四段时期的新生儿姓名,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的名字包含了众多的信息,名字有可能寄托了长辈对于晚辈的祝福、期望和要求,也有可能承载了国家兴亡的欣喜和仇怨,它们都是时代风气在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现在我们就要借着名字这把钥匙来开启今天的学习。《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之间的对话,我们的课就从齐宣王的名字开始。
问题2:齐宣王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辟疆,开辟疆土。这个名字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在农业时代,一个国家的实力与其占有的土地关联密切:土地越多,民众越多,国家能供养的军队就越多,可以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优势。齐宣王的父亲为他起这个名字想必是希望齐宣王能够在主持国家朝政的扩展齐国的疆土,让齐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显然是作为国君的长辈的希望,作为后来人,齐宣王本人有没有这种想法呢?
问题3:齐宣王有没有开疆拓土的想法?何以见得?
“齐桓晋文之事”,这是课文的标题,也是齐宣王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的野心很大,想要开疆拓土,成为一代霸主,所以他在会见孟子的时候就急切地问出“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句话。显然,在齐宣王的认知中,像齐桓公和晋文公这样的霸主是衡量君主成功与否的标准。
当然,对于齐宣王而言,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非常熟悉的人物了,所以齐宣王想知道不是齐桓公和晋文公当年的事迹,而是如何才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物。而孟子说他们儒家从来不谈这些人物,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们知道,孟子并非不知道,只是不想说。那现在这个问题抛给同学们,大家想象一下,齐宣王想要的是什么答案?
问题4:齐宣王想要听孟子讲述什么?何以见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周周练(附答案).pdf VIP
- 水利工程软件:MIKE二次开发_(4).MIKE11模块介绍.docx VIP
- UL1557标准中文版-2018半导体UL中文版标准.docx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pdf VIP
- 7-中国石化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制〔2022〕14 号).pdf VIP
- 富平县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定稿2.docx
-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pptx VIP
- 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100题及答案.doc VIP
-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ppt VIP
- 慢性心力衰竭及药物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