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铁矿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docxVIP

银山铁矿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山铁矿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1 矿床地质特征 银山矿区位于江西省德兴市,与北东15公里的德兴铜矿相邻。就大型地理位置而言,矿区位于江南台龙东南部,江西省东北部深断裂以北西侧。 银山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千枚岩, 也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围岩.局部出露上侏罗统鹅岭组沉积砾岩、火山碎屑岩、熔岩和下白垩统石溪组棕红色砾岩、砂岩和页岩, 两者均同前震旦系岩石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矿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 由一系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组成.矿区褶皱构造的主体是银山背斜, 沿背斜轴形成斜贯矿区的主断裂系统, 成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银山背斜轴部附近分布有西山火山口 (图1) . 矿区岩浆岩发育, 主要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形成的次火山岩、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银山矿床中铜、金、银、铅锌、硫的储量都分别达到大型矿床的规模, 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燕山期岩浆岩关系密切.主矿体为脉状铜矿体和铅锌矿体, 产于燕山期英安斑岩体外接触带千枚岩裂隙系统中, 局部发育细脉浸染状铜矿体和平缓似层状铅锌矿体, 分别见于英安斑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爆破角砾岩中和火山碎屑岩与千枚质砾岩的接触间隙中.主要矿物组合类型有5种: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组合;硫砷铜矿-砷黝铜矿-黝铜矿组合;黄铁矿-铁闪锌矿-方铅矿-毒砂组合;方铅矿-闪锌矿-菱铁矿-硫盐矿物组合;方铅矿 (含银) -碳酸盐-重晶石组合. 2 蚀变过程碳化 银山矿区围岩蚀变广泛发育, 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菱铁矿化、方解石化) 、局部还发育重晶石化、高岭石化和迪开石化等.蚀变带范围大大超过矿体分布范围, 总体上呈面型展布, 矿脉旁侧蚀变则呈线状分布.在平面上, 蚀变带大致沿西山火山口东侧的次火山岩体向外展布, 形成以英安斑岩为中心的蚀变分带 (图2) .从岩体内部向外水平方向依次为: (弱) 绢云母化英安斑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英安斑岩带和千枚岩带→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 千枚岩带→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千枚岩带→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火山碎屑岩带. 笔者用巴尔特法对各蚀变带岩石化学成分做了岩石分子式计算 (以单位晶胞中元素原子数表示) , 并选用蚀变微弱的岩石作为原岩进行对比 (表1) , 从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带→原岩, 千枚岩中Si, Fe3+, K数量有逐渐降低趋势, Ti, Fe2+, Ca, Mg, Na数量则有逐渐升高趋势, 显示热液蚀变过程中从岩体向千枚岩方向Si, K等是带入的, Ti, Ca, Mg, Na则是带出的.另外, Mn, CO2, H2O+成分有由岩体和千枚岩向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千枚岩带集中的趋势, 而Al在黄铁绢英岩化千枚岩中的增加十分明显.黄铁绢英岩化英安斑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中Si, Fe2+, Ca, Mg, Na数量较原岩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Fe3+, K含量则有增高.蚀变英安斑岩中Si的降低与蚀变千枚岩中Si的增高是蚀变岩体释放Si并进入蚀变千枚岩的线索, 但无论蚀变千枚岩或蚀变英安斑岩, Fe2+, Ca, Mg, Na等数量的降低与Fe3+和K数量的增高是普遍的, 其中Fe2+的降低与Fe3+的增高与Fe2+→Fe3+的氧化过程有关, K的增高可能与早期流体富钾有关, Ca, Mg, Na等含量的普遍降低则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Ca, Mg, Na成分有被淋滤进入流体的趋向. 银山矿区矿化分带也以英安斑岩体为中心向外展开, 与蚀变分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水平方向上, 原生矿化分带从中心向外依次为:铜矿化带→铜铅锌矿化带→铅锌矿化带→铅 (银) 矿化带.在垂直方向上, 矿化分带也非常典型 (图3) .其中, 铜矿化带主要分布在英安斑岩外接触带千枚岩中, 部分产于隐爆角砾岩中, 铜矿石主要由黄铜矿、硫砷铜矿、砷黝铜矿、黝铜矿等铜矿物组成;铜铅锌矿化带由细脉状铜铅锌矿体组成, 矿体中见有铅锌矿细脉穿切铜矿物现象, 还见铜矿物呈角砾被铅锌矿物胶结和交代现象;铅锌矿化带矿石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组成, 矿石中含铜很少;铅 (银) 矿化带矿石中方铅矿占绝对优势且含银较高. 3 ca2+,mg2+,cl-,f-含量有下降 不同矿物组合矿石中石英样品的流体包裹体成分见表2.多数样品液相成分中, 阳离子以Ca2+含量最高, K+, Na+, Mg2+含量变化较大;阴离子以Cl-和SO2?442-为主, F-次之, 属酸性硫酸盐-氯化钠型流体.由英安斑岩→黄铁矿-石英组合→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组合→黄铁矿-铁闪锌矿-方铅矿 (毒砂) 组合→闪锌矿-方铅矿-菱铁矿-硫盐组合→方铅矿-碳酸盐-重晶石组合, 液相成分中K+, Na+, Ca2+, Mg2+, Cl-, F-含量均有降低趋势, 其中Na+, Ca2+, Mg2+的降低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