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社会教育概述
案例导入 3岁半的瑶瑶,今年3月份上幼儿园,要是阿姨送她到班上,就能很高兴地跟阿姨再见,高高兴兴跟老师走;而妈妈送她就又哭又闹,不愿跟老师走,而且在妈妈面前表现出腼腆,不愿和小朋友玩,不愿表现自己。
第一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社会教育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1904年1月,清朝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规定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收三至七岁儿”,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第一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 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社会教育的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这是幼儿社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一 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社会教育的发展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现今第一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幼儿教育发展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纲要》是对幼儿园课程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从其研制的过程到最后文本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民主性、先进性、时效性、操作性等特点。
二 世界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第一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1989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幼稚园教育要领》1998年6月,在日本《教育新闻》公布的“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从幼儿期开始的“心灵的教育”全美早期教育协会于1996年颁布的《0—8岁教育方案》(被美国人誉为早期教育的圣经) 美国的幼儿园课程有一个“社会研究”的领域(二) 美国(一) 日本
二 世界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第一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三) 其他国家英 国: 1998—1999年教育改革议案法 国: 第一目标就是发展和谐人格,促进儿童情绪的成熟与社会化。 1995年颁布《幼儿学校课程大纲》韩 国: 1995年通过《新教育体制改革方案》新西兰:提出了早期教育的五大目标,即健康、归属感、价值感,人际交往和探索我国台湾地区:1987年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学习目标:理解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1个性主要是指在生物特性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幼儿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调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三个系统。 一 个性2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二 社会性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观,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我国儿童的社会性主要由以下七个因素构成:① 社会技能 ② 自我概念 ③ 意志品质 ④ 道德品质 ⑤ 社会认知⑥ 社会适应 ⑦ 社会情绪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三 社会化(一) 什么是儿童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及儿童社会性教育是幼儿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儿童的社会化本质上是儿童心理的社会分化,即个性化。儿童社会化使其个性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儿童社会化本质上是儿童内部心理感知的扩大化、反映复杂化和表现间接化的过程。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三 社会化(二) 社会化的特点、内容类型个体的社会化有其遗传素质基础。个体的社会化通过个体同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① 特点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三 社会化(二) 社会化的特点、内容类型② 内容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
第二节 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三 社会化③ 类型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二) 社会化的特点、内容类型
思考与练习1. 请阐述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历史。2. 请试着总结幼儿社会教育的内涵。3. 请通过翻阅文献或网络查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5辨证论治痛经【30页】.pptx
- 35-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编号.PDF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全册课件.pptx
- 全国各省份城市列表-可vlookup版.xls VIP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最全03709 .docx VIP
- 肿瘤患者腹泻的症状护理ppt.pptx
- 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5(5篇) .pdf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综合素质评价2024-2025学年度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doc VIP
-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五章.pptx
- 通信原理课设2FSK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建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