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诗经、唐诗、宋词之美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诗经》的结构、内容和艺术成就
(2)了解唐诗的形式、不同时期唐诗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以及唐诗的派别
(3)了解宋词的特点、词牌的来源,以及宋词的派别
(3)学会《诗经》、唐诗和宋词的鉴赏,能够体会《诗经》、唐诗和宋词中蕴含的 哲理、意境和格调,能够欣赏《诗经》、唐诗和宋词的艺术之美
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学习《诗经》、唐诗和说宋词的相关知识,并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 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体会唐诗中蕴含的哲理,选择正确的人生 道路;使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健全自身的人格;使学生体会到我国悠久的历史 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诗经》、唐诗和宋词的鉴赏
教学难点:体会《诗经》、唐诗和宋词中蕴含的哲理、意境和格调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 一 节课:考勤(2min)→案例分析(10 min)→传授新知(13 min)→诗经鉴赏1(10 min) → 诗经鉴赏2(10min)
第二节课:案例分析(8min) →传授新知(12min) →唐诗鉴赏1(10min) →唐诗 鉴赏2(10 min) →课堂小结(3min) →作业布置(2min)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m in)
■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 织纪律性,掌握学
生的出勤情况
案例分析
(10 min)
■【教师】通过PPT展示《诗经 ·邯风 ·击鼓》,并进行朗读,让
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
■ 【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
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
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
通过分析作品, 引导学生代入到 各种情境中,从而 进行思考与理解,
为传授新知进行
铺垫
档m
档
m
印
诗经、唐诗、 宋词之美第
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作品在对 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 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 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
的一座人性高标。
■ 【学生】聆听、思考、体会
传授新知
(13 min)
■ 【教师】讲解《诗经》的结构、内容和艺术成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包含305篇作品,代表着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创作成就。《诗经》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
汉代学者对《诗经》提出“六义之说。其中,风”“雅”颂 是就《诗经》类别而言的,既与内容文字相关,更与音乐相系。风 诗的作者主要是民间诗人所写多是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俚 巷歌谣”之诗;“雅”“颂”的作者主要是贵族文人,即所谓“贤
人君子”或“圣人之徒”,所写多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赋、比、兴则是就《诗经》的艺术手法而言的。朱熹说过“赋 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它的艺术手法上,还表现在其
章法、句式、韵律和内容等方面。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先河,被儒家奉为经
典,成为《六经》之一。
■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理论讲解, 使学生了解《诗经》 的结构、内容和艺 术成就,增加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
原创力文 max.book118.co
下载高清无水
诗经鉴赏1
(10min)
■ 【教师】播放“《诗经 ·秦风 ·蒹葭》朗诵”短视频,通过PPT
展示《诗经 ·秦风 ·蒹葭》诗文,然后介绍作者、讲解注释,
并诗化译文
■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这首诗中的“伊人”和“河水”分别指代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境?
■ 【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
■ 【教师】评价学生发言,进行鉴赏分析
(1)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 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
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
通过对诗文进
行鉴赏,加深学生 对《诗经》的认识,
树立学生的爱国
情怀,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人文
素养
课 诗经、唐诗、宋词之美
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2)这首诗最有价值、最令人共鸣的部分,不是抒情主人公的 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的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