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海事大学200710613004第二章河流与航道平原河流横断面a)顺直过渡段抛物线断面;b)分汊河段马鞍形断面;c)游荡河段不规则断面;d)弯曲河段不对称的三角形断面河流阶地:台阶状地貌。四类:(1)侵蚀阶地⑵堆积阶地(3)基座阶地⑷埋藏阶地河流节点:由抗冲性较强的突岸形成并对河势变化起控制作用的河岸形态。
河流水力特征:河流系统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开发河流水能资源的主要依据,影响河床变形的主导因素。包括四个方面:水位、流量特征;比降特征;流速特征;流态特征河流泥沙特性:静态特性(几何特性、重力特性、级配特性)动态特性(沉降特性、运动特性冲淤特性)通航保证率:是指在规定的航道水深下,一年内能够通航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航道标准尺度:在设计通航期内,航道能保证设计船型(船队)安全航行的最小尺度。
(最低)航道标准水深、航道标准宽度、航道最小弯曲半径(最高)净空高度、净空宽度航道标准水深: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航道宽度范围保证的最小水深,也称设计航道水深航道标准宽度: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具有航道标准水深的宽度,也称设计航道宽度。
船型标准吃水:设计船型在标准载重量时的吃水;富裕水深:船舶标准载重时,船底龙骨下至航道底的最小安全距离。
航行漂角一一为保持航行的正确方向,往往使船舶(队)纵轴线与航向保持一定的夹角。
航道富裕宽度一一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不产生船吸和岸吸现象的最小富裕尺度。包括船队间的富裕宽度、船队与航槽边线间的富裕宽度。
船吸:两船队交会时船队两侧存在着流速差和水位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而产生互吸岸吸:船舶与河岸之间的水流会有推动船首离岸和吸引船尾靠岸的倾向航迹带:船舶航行时占用的水域宽度。(是航道的一部分)弯曲河段加宽:船舶在弯曲河段航行时其航迹带宽度比在直线段宽得多。船舶要用较大的航行漂角来克服本身的转向力矩、离心力,以及动水压力和扫弯水的作用。
航道弯曲半径一一弯曲航道中心线的曲率半径;
航道最小弯曲半径一一保证标准船队安全通过弯道的最小弯曲半径航道规划的主要任务:研究航道开发的经济意义、社会价值及技术上的可能性;制定近期和远景航道开发方案;提出适应远景发展的航道措施方案;拟定第一期航道工程项目;提出运河开发方案。
航道工程措施方案应包括(1)根据综合利用的要求及河流的自然特点,拟定航道的治理或开发方式;(2)拟定航道路线;(3)拟定航道及其建筑物的通航标准尺度;(4)拟定改善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5)分析水工建筑物建成后对通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提出航运流量及航运保证率的要求,提出对水库电站操作的要求。
航道工程:以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道标准,改善通航条件和保障航道畅通为目的,包括疏浚、整治、渠化、运河、航标、清障等工程措施的总称。
船队按编队方式可分为:拖带船队:拖轮在前,由缆索拖带后面的驳船队;顶推船队:推轮在驳船后面,与驳船联结成整体。
船舶航行阻力:空气阻力和水阻力。水阻力分附体和裸体阻力(摩擦、漩涡、兴波)船舶的过滩能力:船舶在一定的载重下克服急流险滩自航过滩的能力。
航标分类:按设置地区:海区航标、内河航标。按设置的位置:岸标、浮标。按性能:视觉航标、音响航标、无线电航标第三章:航道整治工程河床冲淤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水流输沙能力与来沙量的不平衡。
优良河段:天然河流中河床形态比较规顺,来水来沙适应情况的差别不大,河段出现动态平衡,经过历年冲淤后河床的变化不很显著。(枯水期水流集中于一个河槽而不分流;河岸的曲度均匀而不过大,两个相邻的弯曲河段之间的直线过渡段不太长,主流没有急弯;深槽与过渡段的高程相差不大;水面的比降沿程均匀;枯水期过渡段的过水断面较为对称;边滩发育完整,高程较高且相对稳定;枯水时期深槽的宽度稍大于过渡段的宽度。
航道整治是根据河床演变趋势,把冲淤导向有利方向,使河床冲刷和淤积达到基本平衡。
整治线:在整治工程设计流量下,在水面处所设计的稳定河槽的外形。
整治线布置原则1、整治线的起点和终点应以稳定深槽的主导河为依托2、整治线一般应与枯水河槽相适应3、整治线一般应通过浅滩上的最大流速区4、有支流或溪沟汇入的口门不宜布置整治线5、全面考虑两岸工农业需要和防洪要求。
设计水位是保证设计水深的水位,包括最低通航水位和最高通航水位,是计算标准船队(舶)正常通航天数的依据确定浅滩设计水位方法:水位相关法、比降插入法、瞬时水位法整治水位:一般是指与整治建筑物头部齐平的水位。(推求:经验方法、造床流量法)造床流量:其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而对塑造河床形态起着控制作用的某个流量。(最大流量:第一造床流量,相当与多年平均最大洪水流量。次大流量:第二造床流量,略大于多年平均流量,取第二造床流量整治流量,其相应水位即为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整治水位时的河面宽度。确定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