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安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调查.docxVIP

湖北省咸安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调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咸安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调查 2006年8月13日,咸宁咸安区发生了六次野生蘑菇中毒。咸宁市和咸安区二级卫生局、卫生监督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处理,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次野生蘑菇食物中毒调查资料、中毒病人所在医院病历资料、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和当地气象局气象资料。 1.2 毒副反应及死亡情况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采用最大给受试物剂量法, 观察给予 SPF 级昆明种小鼠野生蘑菇样品 (24 h 内分两次灌胃给予, 两次间隔 4 h) 24 h 内的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SPF 级昆明种小鼠由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受试野生蘑菇样品为中毒现场采集。 食物中毒诊断按 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执行, 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动物毒性试验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研究 2.1.1 乡镇不同的山区模式 咸安区 6 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分布在 5 个乡镇不同的 6 个山区村组 (表 1) , 进餐人数 31 人, 中毒人数 30 人, 中毒发病率为 96.77%, 死亡 6 人, 中毒病死率为 20.00%。 2.1.2 导致毒种 8 月 8 日中毒 1 起, 8 月 9 日中毒 2 起, 8 月 11 日中毒 1 起, 8 月 12 日中毒 1 起, 8 月 13 日中毒 1 起。8 月 1~15 日平均气温 28.8℃ (2005 年同期 28.3℃) , 日最高气温达到 37.7℃, 日平均最小湿度 56.26% (2005 年同期 49.40%) , 期间有 10 次降水过程 (2005 年同期 5 次) 和 7 次雷暴发生 (2005 年同期 2 次) 。 2.1.3 年龄和性别分布 30 名中毒患者中, 年龄最大 60 岁, 最小 10 岁;男性 16 人, 女性 14 人, 男女性别比为 1∶0.88。 2.2 并发症的比较 30 名野生蘑菇中毒患者潜伏期最短为 2 min, 最长为 10 h。临床症状以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为主, 不同程度肝、肾、心、脑功能和血液系统损害, 一般不发热, 呕吐为频繁性、反复性, 其中 2 例为喷射状呕吐, 另有 2 例中毒患者好转出院后又以恶心、呕吐再次入院;重症病人出现全身肌肉持续性酸疼难忍、剑突下压痛、无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呼吸困难、颈项强直等症状, 进行性加重, 尿液呈酱油色, 肝、肾、心、脑等脏器和血液系统严重受损, 因急性毒蘑菇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经救治单位成立救治小组, 并采取护肝、护胃、补液、促进毒物排泄、支持对症、气管切开等抢救治疗措施, 中毒患者大多在 1~26 d 内痊愈出院, 死亡 6 人。 2.3 汤或下食用、炒食 6 起野生蘑菇中毒, 烹调方法分别为煮沸 20 min 后做汤或下面食用和炒食两种, 其烹调方法与中毒严重程度见表 2, 表 3。两种烹调方法引起中毒发病率之间和中毒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故认为煮沸 20 min 对其毒性影响不大。 2.4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 在双溪桥镇李容村 5 组中毒村民家采集加工未用完的野生蘑菇 (带土菇) 、红豆菇、石灰菇、野生菇 1 号、野生菇 2 号共 250 g, 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结果为:野生菇 (带土菇) 、红豆菇、石灰菇、野生菇 2 号灌胃后 24 h 内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野生菇 1 号及经煮沸 8 min 的野生菇 1 号, 第一次灌胃后 3 h 动物即开始出现精神不振、少动、闭眼及明显的嗝逆症状, 第二次灌胃后动物陆续死亡, 24 h 内死亡率分别为 70% 和75%。根据以上结果, 初步认为:野生蘑菇 (带土菇) 、红豆菇、石灰菇、野生菇 2 号样品基本无毒;野生菇 1 号有毒性, 煮沸 8 min 对其毒性无明显影响。 3 讨论 3.1 野生菇异常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通过经煮沸 8 min 的野生蘑菇 1 号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24 h 内死亡率为 75%、村民进食经煮沸 20 min 的野生蘑菇中毒发病率为 95.00% 和中毒死亡率为 10.53% 的中毒结果表明, 煮沸 8 min 和 20 min 仍不能破坏野生毒蘑菇的毒性, 其 LD50和中毒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3.26 特定气象条件下,雷暴和生物固沙的选择 这与当时气象条件高温湿热、雨量充沛、雷暴较多有利于野生蘑菇生长有关, 但在这一特定气象条件下, 雷暴对野生蘑菇的毒性有无影响, 尚缺乏依据。同时这一毒蘑菇中毒特点与湖北省毒蘑菇中毒并发死亡事件集中发生在农村家庭、中毒区域主要在湖北省西部山区、75% 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在第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