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尾松反射光谱曲线分形特征研究
中国有8000多种森林病虫害,其中200种容易造成危险。森林病虫害大而复杂。每年发生约800万件hm,损失木材18770万件hm,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吴红喷泉等,2004)。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也称作松材线虫枯萎病和松材线虫萎蔫病,于20世纪80年代传进我国(王琼瑜,1992),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恩施)、湖南、香港等地以及日本、朝鲜、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寄主包括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云南松(P.yunnanensis)、思茅松(P.kesiya)、马尾松(P.massoniana)、欧洲黑松(P.nigra)、火炬松(P.taeda)、湿地松(P.elliottii)、琉球松(P.luchuensis)、白皮松(P.bungeana)等80种松属植物和雪松(Cedrus deodara)、香脂冷松(Abies balsamea)、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黑云杉(Picea mariana)等27种非松属植物,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该病的主要传媒昆虫(王明旭,2007)。
监测是松材线虫治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爆发前的早期预测预警。王明旭(2007)从管理系统、监测系统、生态恢复系统等方面论述了湖南松材线虫病早期预测预警系统的构建和实践;石进等(2006)采用航空遥感结合地面GPS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松材线虫病症状的松林进行准确、快速定位;王震等(2007)对马尾松4种不同受害类型的林木进行反射光谱测量,表明不同受害类型马尾松光谱曲线差异明显,在绿光区,随受害程度加深叶绿素和水分减少,其反射率逐渐减小; 而在红光区,随受害加深,其反射率逐渐增大,为研究松材线虫入侵过程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提供了基础。
高光谱遥感在研究植物胁迫方面的广泛应用,可见光区的 “蓝边”(蓝过渡到绿)、绿峰、“黄边”(绿过渡到红)、红光低谷及红光过渡到近红外的“红边”是描述植被色素状态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波段(张金恒等,2003)。“红边”(680~780 nm)是植物光谱曲线最明显的特征,试验和理论都证明,红边位置REP(red edge position)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biomass)、年龄、植被的健康程度、季节而变化,当植被健康并有高叶绿素含量和高LAI,红边位置将往长波方向移动,当遭受病虫害或萎黄病发病时,LAI低的时候,红边位置将向短波方向移动(Helmiet al.,2006)。因此, REP成为植被胁迫和衰老的指示器,常用它用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Jagoet al.,1995;Dawsonet al.,1998; Boochset al.,2003)。
松材线虫病发病早期,病害木自身无外观症状,其早期发病的探测、诊断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也仅对比已知不同受害程度马尾松反射光谱的变化情况(王震等,2007)。在未知情况下,反射光谱曲线及特征参数等能否对发病早期植株进行探测值得研究,而且对松材线虫的防治也更具实践意义。
分形维数测量可以理解空间数据的复杂性,其构形、格局,尤其是距离、曲率和形状的测量能够提供相关结构与过程的潜在信息(Lamet al.,1993)。周子勇等(2005)指出,高光谱遥感光谱曲线具有分形特征,这为高感光遥感分形测量提供了基础;贝淑坤(1997)计算了不同药品红外光谱盒维数,简述了分形维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指出光谱波动越剧烈,分形维数越高;张平等(2007)探讨了分形理论在太赫兹光谱识别中的应用,计算了光谱曲线非常相似的红参(Radix ginseng)和高丽参光谱曲线盒维数,结果表明盒维数能很好的将2者区分开。本研究在计算发病早期马尾松高光谱数据REP等特征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来分析发病早期马尾松高光谱数据,探讨其对马尾松材线虫病发病早期探测预测的可行性,为马尾松林病虫害治理、生态系统恢复等提供基础。
1 研究区域和数据的获取
1.1 野外光谱分析方法
研究地区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四洲头镇(图1)。共设3块样地进行调查,分别为1号样地: 121°45′20.7″ E,29°22′58.4″ N; 2号样地: 121°44′49.6″ E,29°23′3.5″ N; 3号样地: 121°45′23.7″ E,29°22′51.8″ N。
野外光谱测量采用浙江林学院资源监测与信息管理实验室的美国制造的便携式ASD (analyzed spectral devices), FieldSpec F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