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专题十二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如《论语》.pptx

高中语文课件:专题十二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如《论语》.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浙江专用)专题十二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如《论语》)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9浙江,21—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回答问题。(6分)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分)(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五年高考答案 (1)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2)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句的能力,体现了热爱中华文化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夫子”是主语,“道”可解释为“说,谈论”,故“夫子自道”的意思是“老师(先生)在说(谈论)自己”。“夫子自道也”体现了子贡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我无能”体现了孔子一贯的谦虚品格。(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体现了发展辩证思维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仁者心忧天下的传统文化。分析孔孟说法不同的原因时,要理解材料的意思。“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仁者爱人”“仁者安仁”等,故“仁者不忧”并非“仁者没有忧虑”,而是仁者有高尚的情操,能坦然面对苦难。“尧以不得舜为己忧”的意思是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忧虑,尧的忧虑是家国之忧——怎样才能找到让天下大治的继承者。综上,我们要辩证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孔孟说法虽不同,但二者并不冲突。知识拓展?上古四圣之皋陶皋陶与尧、舜、禹并称“上古四圣”。皋陶在舜时期,掌管司法,以正直名闻天下。他提出了“五刑”“五教”的主张,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对犯罪分子要先晓之以理,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学说(主张)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能力达到:仁德的人不为苦难忧虑,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老师这是在说自己啊!”(《论语·宪问》)尧把没有得到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忧虑,舜把没有得到大禹、皋陶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忧虑。(《孟子·滕文公上》)2.(2018浙江,21—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答案 (1)“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2)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解析 (1)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理解的能力。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第一则材料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推崇和拥护。(2)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分析概括的能力。第二则材料表明了孔子对德和才的态度,孔子认为一个人“使骄且吝”,品德不好,“其余”的才华都不足称道,强调了品德比才华重要。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论语·述而》)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但如果他骄傲又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论语·泰伯》)3.(2017浙江,21—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2分)(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答案 (1)德行 言语(2)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