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逻辑的力量 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pptx

高中语文课件:逻辑的力量 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的力量 之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一、了解论证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支持和反驳都属于论证。论证要素和推理要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结 论论 点推 理论 证推论形式论证形式前 提 论 据论点对应推理的结论,论据对应前提,论证形式对应推理形式一篇合理的议论文需要满足的要求论点:概念准确,内涵和外延清晰,在同一语境下前 后统一。论据:论据真实,论据的阐释合理。论证:1.演绎推理,要求前提为真,推断严谨。 2.归纳推理,实体数量足够,有紧密的相关性。二、论证方法1.论证的隐含前提在一个论证中,说出来的论据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论据就是隐含前提。而且在论据或隐含前提的背后,还有一些支持这些论据或隐含前提的没有说出来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作隐含假设。例(1)细节决定成败观点成立隐含的条件:战略决策(大局)是正确的。(2)读书让人高贵。观点成立隐含的条件:读的是什么书怎么读的读书人的素质如何2.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间接论证(1)排除法。罗列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排除其他,剩下的就是正确的。(《拿来主义》)(2)反证法。假设与他矛盾的观点是对的,通过证明推出这个观点是错的。于是本观点正确。(3)归谬法。先假设这一观点正确,推出明显的错误矛盾,从而证明本观点错误。(《君子慎独》)3.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虚拟论敌一般论证:依据结论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论点:兼听则明。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引入虚拟论证:依据限定结论反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审题——“黄金三问”(1)这个说法能成立吗?(停下思考,学会质疑)(2)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追求合理与完善思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3)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合理化,使逻辑严谨,表达准确) 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①“兼听”就一定“明”吗?(针对观点)②“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针对论据)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但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针对论据)拓宽视野,包容独立思考,善断“听”不能代替“断”“听” 在“多” 更在“异”齐王纳谏晁盖丧命兼听则明三人成虎父子骑驴齐王听面刺、进谏、谤讥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②阐述论点:“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③举例分析:正:“齐王纳谏”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谤议”。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④进行限定(同时阐述如何兼听):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