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教学设计 夏至 一、教材分析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0 个,在每年公历6 月 20 日至 22 日之间。夏至这天, 太阳运行至黄经 90 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 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天文 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 归线向南移动, 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夏至日过后,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教材通过听“巧姐牵日”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夏至 由来的传说;通过赏析美文《夏天的一条街道》,向我们呈现了夏日百姓平凡生活的 情趣以及孩子们的盛夏乐趣;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 眼中的夏至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 “夏至面”“夏至测量”更是让孩子们 了解夏至节气习俗的同时,真切感受夏至时节“日长”的现象;教材最后“阅读经 典练缩写”小练笔意在引导学生尝试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 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从一些想象中发现问题并通过 询问或者查阅资料等方式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整理成文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与夏至有关的习俗,感受夏至的诗意生活。 2.玩一玩夏至日测量杆影游戏,从中体验夏至日的科学道理,感受自然界的 奇妙。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夏至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向身边的人了解关于夏至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 “夏至”我知道 同学们,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可以认为是夏天过到一半了。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夏至的科学知识吧! 夏至日大致在每年公历 6 月 20 日,或 21 日,或 22 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 2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教学设计 黄经 90 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 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 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二)夏至的由来 夏至节气是怎么得来的呢?同学们,你知道吗?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 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平静书斋, 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 就确定了夏至。 据《恪 遵宪度抄本》:“日北至, 日长之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至者, 极也。”夏至这天,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 23°26),是北 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 约 13 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 14 小时,北京约 15 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 17 小时以上。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 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 73°32′。这一天北半球 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关于 “夏至”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课件出示教材中炎帝寻日的故事, 学生自由朗读,并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三)夏至的习俗 夏至这天我国各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民俗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教师 准备微课介绍,学生观看学习。) 1.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 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 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语说“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 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2.绍兴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是日,观者 云集,热闹非凡。此风至今尚存。 3.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圆糊醮。谚云: “夏至吃了圆糊 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以前,很多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于每丘水田的缺口流 水处,并燃香祭祀,以祈丰收。小孩子早待此日,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机饱 食。 4.夏至这天, 无锡人早晨吃麦粥, 中午吃馄饨, 取混沌和合之意。 有谚语说: “夏 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望孩童更健康。 3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教学设计 5.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 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

文档评论(0)

134****96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