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0 页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号抱冰老人,清朝直隶(河北)南皮人。张之洞出身于中国清朝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辈以上三世为州县官。他在27 岁时中进士,以殿试一甲第三名的资历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年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不久离京到湖北任学政。同治十二年(1873)典试四川,就任学政。光绪七年(1882)初出任山西巡抚。三年后升为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离任,在此十七年间曾在 1895 至 1896 年临时代理两江总督,并在 1902 至 1903 年入京参加清末“新政”从事厘定新学制。1907 年调任朝中任军机大臣,主管学部,总揽全国教育大权。1909 年病卒,谥文襄。张之洞的仕宦生涯长达 40 余年,而且大部分时间为地方官,是清朝末期最有影响的封疆大吏,尤在湖广任内,大办洋务,兴实业,办工厂,主张工业救国,成为清末杰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他在任地方官和主管学部期间,大力创办新学堂,改革旧书院,倡导留学教育, 而且亲自参与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制定工作,从而使得他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实际影响的教育改革家。然而,真正使得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 些,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和教育实践基础上,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在中西文化大冲突
和大融合的特殊历史的环境与氛围中,全面地总结了洋务派 和清王朝统治集团开明人士的政教思想,以新儒家的文化价 值观和文化调和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的系统的教育主张,这一教育主张深远地影响了中国近 现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方向及文化发展趋向,亦成为 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
张之洞一生著述颇丰,后人编有《张文襄公全集》共 229 卷, 包括他一生撰述的各种奏议、公牍、文集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轩语》、《书目答问》、《抱冰堂弟子记》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劝学篇》。
《劝学篇》,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并于同年发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901 年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把“中体西用”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要求学堂“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以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1903 年,张之洞主持厘订癸卯学制,明确提出以“中体西用”为“立学宗旨”,强调 “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技能为致用治生之具”。1906 年,学部正式宣布中体西用的教育宗旨, 规定:“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拒异说者;”“中国民质之所最缺”的是“西学”,“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
者”。同年,发布上渝,强调“学堂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
《劝学篇》不仅受清廷的重视,而且也受外国传教士的赏识,
美国传教士渥内基(Samuel Wood Bridge)竟将《劝学篇》译成英文,题名为《中国的唯一希望》。在华的耶稣会教士, 还将此书译成法文出版。它的影响广播于海内外,由此成为 一代名著。
《劝学篇》全书共 24 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 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 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 兵、非攻教十五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 开风气”。张之洞在本书的《序》中申明:“窃惟古来世运 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以为“务 本”“务通”,使表政里学均以“中体西用”为宗旨,既可 兴人才,而且籍人才以“保国、保教、保种。”这里的所谓 “本”,亦即所谓“中体”,是指有关世道人心的封建纲常 名教,所谓“通”,亦即所谓“用”,是指有关富国强兵的 工商学校报馆练兵矿物铁路诸事。在《序》中,张之洞对这 本 4 万字的《劝学篇》各篇大意作了说明,如《同心》篇, 在于“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耳目康,血气 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明纲”者,“三 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 教也。”《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于圣也”。《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
民权之乱政也”。《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设学》,“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学制》,“西国之强, 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广译》,“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总之,24 篇之义括之为“五知”,即知耻、知惧、知变、知要、知本。所谓知耻知惧,是要以明晓中国所处的恶劣的国际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4590.2-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2部分:功能安全管理.pdf VIP
- 水果超市水果产期及收货标准.xls VIP
- 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途径.docx VIP
- 2025年监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Hopewind禾望HV510系列高性能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度中秋国庆节前安全教育培训.pptx
- 多肉拼盘.pptx VIP
- 养生保健品商业计划书.pptx
- 第六章 智能网联汽车_3 课件(共33张PPT)- 《汽车文化》同步教学(上海交大版).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苏科版2023二年级上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