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应力下主动式微粒抑制方法的动态配合研究.pdfVIP

直流应力下主动式微粒抑制方法的动态配合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 年 5 月 电 工 技 术 学 报 Vol.38 No. 10 第 38 卷第 10 期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May 2023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20453 直流应力下主动式微粒抑制方法的 动态配合研究 1 1 2 2 1,2 王 健 平 安 常亚楠 胡智莹 李庆民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102206 2. 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102206 ) 摘要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 )中自由金属微粒的活性较之交流GIL 中更为活跃,对 直流GIL 的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将各种抑制微粒手段进行主动式动态配 合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该文搭建直流GIL 金属微粒主动式抑制的动态配合实验平台,并结合 有限元仿真,从陷阱捕获率的角度优化了驱赶电极与陷阱间的位置配合;同时提出直流老练优化 程序,最终获得主动式微粒抑制的动态配合有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驱赶电极与陷阱间的距 离为 18 mm 时,陷阱捕获率可高达70 % ;该文优化后的直流老练程序较传统程序可使陷阱捕获性 能提升50 % 以上;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驱赶电极的有效性,且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高压电极布置 驱赶电极后,陷阱捕获率可提高50 % 以上。因此,该文结果对提升直流GIL 抑制金属微粒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 ) 金属微粒抑制 驱赶电极 微粒陷阱 直流老练 程序 动态配合 中图分类号:TM85 阱、驱赶电极、屏蔽环和老练程序等。 0 引言 目前,关于每种微粒抑制手段的原理及应用场 随着我国特殊区域能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及其发 景,国内外学者均已有了一致性的认知[8] 。在交流 展,以 SF6 或 SF6 混合气体为绝缘介质的气体绝缘 GIL/GIS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设备中应用的微 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粒陷阱,国际上已推出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其设计 transmission Line, GIL )由于其输送容量大、能源损 思想主要考虑陷阱凹槽处的电场屏蔽效果,但未从 耗低、维护成本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电力 实际捕捉效果角度进行设计[9-10] 。然而在直流 GIL 系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得到逐步的应用[1-3] 。然而 中,微粒运动活性非常大且贯穿电极间隙,从而微 在气体绝缘设备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自由金属微 粒入陷后极易发生二次逃逸。为此华北电力大学李 粒会引发电场畸变,且运动微粒将引起气隙击穿[4-5] 。 庆民团队[11] 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连续相同楔形穿 同时,位于绝缘子附近的金属微粒还会受到绝缘子 透形槽孔构成的微粒陷阱,即陷阱侧壁与外壳底部 表面积聚电荷所产生的库仑力,从而吸附其表面, 呈一定角度,从而陷阱凹槽处高效屏蔽电场的同时 进一步加剧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情况,最终将导致 也可阻挡已入陷的金属微粒。西屋电气公司的S. J. 绝缘子沿面闪络故障[6-7] 。因此,为了抑制气体绝缘 Dale 等学者[12]为了进一步提高陷阱的捕获效率,通 系统中的自由金属微粒,提出的主要手段有微粒陷 过实验筛选出一种在70 ℃ SF6 环境当中其黏附寿命

文档评论(0)

工程师小郭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一、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现取得一级建造师(水利、建筑)、二级建造师(市政、机电)、监理工程师(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证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5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