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导学案
《都江堰》导学案 学习目标一、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二、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三、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四、品尝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2. 品尝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学习时数 2课时学习过程一、了解都江堰及李冰其人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使我国古代出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月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照旧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发源于岷江,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爆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经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如今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解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出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到达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关怀下,邀集有治水阅历的农夫,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制造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状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最终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样子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别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浇灌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难,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把握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好为陆海”〔《华阳国志》〕目前浇灌面积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四周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赞美不止。比方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除法:复习1——5.docx
- 第一单元除法:练习一.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1.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2.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3.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4.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5.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6.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_7.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