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个苜蓿品种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我国三叶草产业发展迅速,引进了许多国外的三叶草品种。许多三叶草育种单位、企业和专业人员认为,国外品种在生产性能和品质上均优于国内品种,因此我们忽视了一些优秀的国内三叶草品种并进行进口品种。国外品种因其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差,大量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内外苜蓿品种究竟孰优孰劣尚无定论。笔者拟通过对14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与3个国内育成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株高、枝条密度、茎叶比与鲜草产量进行田间观测和统计分析,以期为引进优良的苜蓿品种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总结出各个苜蓿材料的优良性状,为选育高产优质的苜蓿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生态气候条件
试验地设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草地研究所试验地。位于124°58′ E,43°31°′ N,海拔203 m,地处寒温带半湿润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6 ℃,温度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3.3 ℃,温度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15 ℃。极端最高温度36.8 ℃,极端最低温度-35 ℃。年日照时数2 687.9 h,≥10 ℃积温2 700~3 000 ℃/Y,无霜期145~150 d。年降雨量450~650 mm,雨量集中于6、7和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80%。土壤为退化黑钙土,耕作层深20~30 cm,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苜蓿品种17个,其中由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14个,国内优良品种3个,品种名录见表1。
1.3 精细整地试验区期6年
将试验地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南北向人工穴播,行距50 cm,株距100 cm。试验小区面积10 m2。长5 m,宽2 m,各小区周边留1 m宽过道,共50个小区。播前精细整地。每小区25株,5行5列。播种量1.5 g每穴。播深2~3 cm,播后人工覆土、踩格子。试验区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农药,未行灌溉,人工除莠。2005~2008年3 a连续调查,2次/a刈割。
1.4 调查内容2:表1各小区机关株高、枝条密度和鲜草产量测定其距地表5810
生物学特性:采用常规方法观测各品种的返青日期,株型、叶片大小及茎秆颜色。越冬率:入冬土壤封冻前,查明试验小区存活植株数,翌年返青后,再行查明存活株数,继而求算越冬率。越冬率=翌年存活株数/小区植株总数×100%。株高:各小区随机选取10个植株,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株高,重复3次。枝条密度:各小区随机选取非边行10个植株,查清枝条数目,重复3次。枝条直径:各小区随机选取10个植株,每个植株随机选取10个枝条,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其距地表7~8 cm处直径,重复3次。鲜草产量:各小区随机选取10个植株,留茬7~8 cm,刈割称重,即为单株鲜草产量,重复3次。茎叶比:各小区随机称取250 g鲜样,人工分离茎叶,分别自然风干至恒重(2次称量之差0.5 g,根据茎叶风干重计算茎叶比(茎叶比=茎风干重/叶风干重),为使观测数据更为直观地表示叶量大小,该研究中,茎叶比例均以风干叶片重量与风干茎秆重量比值表示。
1.5 数据筛选和分析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7.05进行数据处理,其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在品种上以直接参数为主,品种与品种组成不同
如表2所示,参试品种2005年7月8日播种, 均可完成整个生育周期,且无明显差异。国内育成品种在株型上均以直立型为主,叶片大、茎秆颜色多为紫色;欧洲品种在株型上以直立与斜升株型各半,叶片较大、茎秆颜色为浅紫色;美国品种在株型上以直立型为主,茎秆颜色浅紫色,叶片较小。所有参试品种在2005~2008年,越冬率均为100%。公农2号、苏联2号、普罗莫等苜蓿品种返青较早。
2.2 苜蓿品种的生长高度
如表3所示,各参试苜蓿品种全年生长高度相比较,差异显著。其中,公农2号、公农1号苜蓿全年生长高度较高,分别为262.76和260 cm;先锋、公农3号、捷克、苏联2号、普罗莫、法国苜蓿、多叶苜蓿和苜蓿王等苜蓿品种其次,其全年生长高度在251.25~241.68 cm。3年的生长高度数据表明,17个参试苜蓿品种的生长高度存在一定的规律:国内育成的公农1号、公农2号和公农3号苜蓿品种,植株高大,株高变幅在262.76~251.25 cm,处于前4位之内;而欧洲苜蓿品种的株高处于中间型;美国苜蓿品种WL232HQ、WL323、WL324和农宝则相对较矮小,处于后4位。
2.3 拉达克、表现为1号品种,2号变幅近90株,
如表4所示,综合3年的分枝数数据来看,各参试苜蓿品种全年平均枝条数相比较,差异显著。欧洲品种斑纳苜蓿分枝数最高,达116枝/株;其次是拉达克、捷克苜蓿和苏联2号,变幅在108~106枝/株;分枝数较低的品种有WL323、公农1号和托尔苜蓿,变化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位所有权人许可建设充电桩证明.pdf VIP
- 红辽卷烟公司品牌竞争力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docx VIP
- 2025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泛微客户期刊】2023年36期:某医药集团费控管理项目案例分享.pptx VIP
- 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调查.pdf VIP
- 泛微软件集团管控解决方案文档资料.pptx VIP
- 廉租房、公租房维修项目方案.pdf VIP
- 2025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 VIP
- 采购与供应商控制程序(ISO9001 IATF16949).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