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诸子中“子”的称呼,在春秋战国最为流行,孔子,老子,韩非子……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同时崇尚逍遥自由 B.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对现实状况极其不满,主张隆礼重法 C.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2.墨家主张“非攻”,认为(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这种观点(???) A.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显示了明显的功利特征 C.顺应了时代变迁的需求 D.渗透着诸子思想的交融 3.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里有一条名为《牛羊课》关于牲畜繁殖的条例:“牛大牝(雌性)十,其六毋(无)子,赀啬夫、佐各一盾。羊牝十,其四毋(无)子,赀啬夫、佐各一盾。” 这段记录可以论证 A.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推行法治 B.法家思想是秦国主流思想 C.奖励耕战是秦国强大的原因 D.严刑峻法导致秦短暂而亡 4.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姓李,名耳,字聘,主张“隆礼重法” B.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的核心观念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5.下图是郑国国君墓出土的莲鹤方壶,它融合了中国南北造型艺术的精华,与此前青铜器的肃穆、威严不同,洋溢着一种运动的生命力。这件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B.商周时期的语言文字 C.春秋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 D.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 6.研读下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当时(???) 图1:春秋战国之际铸造铁农具示意图??图2:战国时期皮囊鼓风冶铁示意图 A.冶铁技术取得进步 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D.铁犁牛耕已得到普及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某一位思想家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孔子 C.墨翟 D.韩非 8.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C.“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9.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 A.以小见大 B.有闻必录 C.惩恶劝善 D.述而不作 10.老子发现,现实世界中到处都有“道”,到处都存在着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如“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据此可知,老子 A.富有朴素辩证思维 B.倡导“无为”处世方法 C.提倡朴素唯物史观 D.主张实行“无为而治” 11.春秋时期,未于征战频繁,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战败贵族和失国贵族。如楚国的钟氏贵族钟仪,在和郑国交战之中被郑国俘虏,后又被郑国交给了晋国,类似现象屡有发生。这一现象 A.导致了贵族统治的崩溃 B.加剧了楚国的人才外流 C.冲击了宗法分封的秩序 D.缓和了诸侯国间的矛盾 12.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13.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 14.战国时期,“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这一变化表明 A.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B.华夏与蛮夷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C.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已经动摇 D.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 15.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