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大学劳动教育理论课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 2 分,共 70 分)
( 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
A、高有关 B、低有关 C、中等程度有关 D、没有关 E、反比例
( C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集中 B、迁移 C、分配 D、范围 E、分神
( C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认知性 C、选择性 D、同理性 E、对比性
( C E )4、“一题多解”属于
A、重现思维 B、共相思维 C、收敛思维 D、搜刮思维 E、Geaune 思维
( E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慢 C、能力发展快 D、能力与科学知识技能毫无关系 E、
以上都弄错
( ABC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科学知识 C、策略性科学知识 D、隐性科学知识 E、显性
科学知识
( A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同意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同意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必然的关系
( ABC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 D )9、新课改强调
A、“必须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存有一桶水” B、教师就是科学知识的拥有者 C、
师生共蜕变 D、教师就是学生蜕变的推动者 E、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DE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进修作业法
( BCD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拒绝接受自学 B、独立自主自学 C、合作自学 D、探究自学 E、机械学习
( ABCDE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讲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 ABCDE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 ABCD )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写作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提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15、“学生就是发展中的人”,这表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备发展的非常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存有赢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须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DE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秉持 A、快乐与严格要求融合 B、快乐与认同、
信任融合
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整体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
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
( ABC )18、《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意》表
示素质教育的“三个必须向”就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
发展
D、以培育学生的技术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
( A )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 “六艺”是指
A、礼、趣、箭、御、书、数 B、诗、书、礼、趣、极易、春秋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道》、《论衡》 E、骑马、
游泳、体操、狩猎、投枪、打牌 ( ACE )20、现代教学学说的三大流派就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盛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理论即为
A、强化理论 B、刺激一一反应理论 C、潜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