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卷 第5期 2011年10月Vol.32,No.5 Oct.2011新 疆 石
第32卷 第5期 2011年10月
Vol.32,No.5 Oct.2011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关于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新模式的思考
林隆栋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 要:有机生油沉积坳(凹)陷理论在指导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总的看是失败的。探讨了失败的根本原 因后,提出了油气勘探新模式:不仅要看沉积坳(凹)陷,更要看中下地壳内是否存在幔源底辟构造,把这两者看作不 可分离的统一整体才行。列举了新模式9大依据,提出了今后工作设想以及如何盘活我国中西部50~60个大小盆地 中的潜在油气资源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沉积坳陷;逆掩推覆断裂;幔源底辟构造;古俯冲消减碰撞带
文章编号:1001-3873(2011)05-0557-07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从1909年清政府从俄国购买挖油机开掘了独山 子第一口油井开始至今已一百多年了,准噶尔盆地大 规模有计划的油气勘探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 始的,盆地油气勘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找到 29个油气田(图1),准噶尔盆地已成为我国四大油气 富集区之一。盆地经历百年勘探也揭示出许多新认 识,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
1坳(凹)陷控油论在盆地勘探中的失误
长期以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一直沿袭着我 国东部油气勘探模式:先确定生油沉积坳(凹)陷,再 找其中生油层,然后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运移 的可能方向寻找圈闭进行钻探。至今盆地正规大规模 油气资源评价和预测已进行了3次(1986年、1994年 和2000年)。每次评价结果基本上大同小异,把二叠 系、侏罗系作为最主要生油层;把沙湾一阜康凹陷、盆 一井西凹陷、玛湖凹陷、东道海子凹陷、石树沟一石钱 滩凹陷作为最主要的生油坳(凹)陷。基于这些评价提 出过“立足大坳陷,寻找大油气田”这样豪迈的口号四, 但现实与预测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油气聚集带展布方向预测错了 不管盆地南 缘,还是盆地中央,预测油气聚集带方向都是北西一 南东向或近东西向。可是至今出现的3个油气聚集带 (西北缘、腹部、准东油气聚集带)都是北东一南西向 或近南北向展布2,甚至现在已具雏型的吉木萨尔凹 陷东斜坡油气聚集带也是呈南北向展布(图1)。
(2)预测的大油气田位置与勘探实际完全相反
凹陷控油论者一直认为,盆地南部的沙湾一阜康凹 陷,是寻找大油气田最有希望的地区,而中部的三南 凹陷、英西凹陷、滴水泉凹陷都是小凹陷,只能找到小
的油气田。可是勘探结果却恰恰相反,大油气田都在 中北部,小油气田都位于南部。
(3)油气运移主次被颠倒 传统观点认为,油气 在沉积坳陷(凹陷)内部生成后,要运移到边缘的隆起 区,强调的是以水平运移为主,这样在坳陷(凹陷)边 缘的斜坡区势必可找到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地层- 岩性油气藏。在玛湖凹陷西斜坡、阜康凹陷东斜坡、东 道海子凹陷北斜坡等多个斜坡区都花过大力气寻找 这样的油气藏,可是经多年勘探,至今也没找到一个 这样的油气藏;相反地,在各个油气聚集带上垂直运 移现象处处可见,油气藏沿断裂带呈宝塔式、串珠状 不断出现就是最好例证。
(4)盆地生烃层预测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 盆地 生烃层经历过多次变动,先是侏罗系、后是三叠系、最 后是二叠-侏罗系,陆梁油田发现后,又提出烃源来自 白垩系,克拉美丽大气田发现后,又转到石炭系,照此 逻辑推论,如果在下古生界获得油气,是否还会有志 留-泥盆系生油层存在?这种“逐油气而定生烃层”的 做法,是科学的吗?
2 盆地油气勘探新模式的提出
众所周知,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处两个截然不同的 大地构造环境。东部沉积盆地(如松辽盆地),自侏罗 纪以来受太平洋板块拉张力影响,至今仍处在沉降形 成盆地状态;地壳中下部幔源底辟构造(低速高导层 或称为地幔柱)3 最高点正对着沉积坳陷最低点呈镜 像关系,为地温较高的热盆。在幔源底辟构造中无机 生成的油气可通过输导断裂向上运移到沉积坳陷中, 造成有机与无机的混源油气藏,这固然增加了有机与 无机辨别的难度(当然可通过种种方法加以区别),但
收稿日期:2011-01-27 修订日期:2011-03-23
作者简介:林隆栋(1937-),男,福建连江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石油地质,(Tel)0990-6880885(E-mail)lldong@.
·558 ·
新 疆 石 油 地 质
2011年
图 1 准噶尔盆地三大油气富集带分布
对油气勘探预测影响不大,所以我国东部用沉积坳陷 生油理论指导油气勘探成功率远远高于西部。
而地处我国西部的准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