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自己虽然年迈,但仍壮志不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于那些心浮气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勉他们。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如果你来自北方,喜欢面食,可以点上一笼热气腾腾的柳叶蒸饺;如果来自南方,一zhōng__①__(A.蛊 B.盅)好喝滋补的瓦罐汤,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尝尝福建本地的风味,由馄饨__甲__(A.演变 B.演绎)而来的沙县扁肉,皮薄__②__(A.báo B.bó)馅大、晶莹剔透,配上放有花生酱的飘香拌面,干稀搭配,好吃不贵。大江南北,只要你走进__乙__(A.林间地头 B.街头巷尾)的“沙县小吃”,就能品尝到这些兼容南北风味的平民美食。
沙县小吃,__丙__。据史料记载,沙县境内的居民,是从中原地区南迁而来,沙县因此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中国小吃之乡的原因。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语境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从括号内为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传于当代
②盛于明清
③兴于唐宋
④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3、4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B.首句中的“登高”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凉境况。
C.“送酒”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与崇拜。
D.“应傍战场开”用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味深长,耐人咀嚼。
4.“应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蕴含着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结合诗句内容及写作背景,简要分析这些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②,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③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注释】①畜:养。②俟(sì):等待。③啮:咬。④贻患:留下祸患。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群犬呜呜作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犬阻之不使前也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doc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1).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2).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doc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1).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2).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1).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2).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3).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4).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5).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6).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7).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8).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9).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0).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