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权重耦合模型的多层复杂网络爆发式同步.docx

基于频率权重耦合模型的多层复杂网络爆发式同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频率权重耦合模型的多层复杂网络爆发式同步 ? ? 金彦亮,姚 林,王 雪,罗雪涛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近几年,复杂网络科学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如生物体的运作、电网、因特网系统的运作及失效等问题都可以抽象成复杂网络和系统进行研究[1].复杂网络模型是一种由节点和连接节点的边所组成的网络模型,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复杂系统都可以抽象成复杂网络研究,因此在工程学、生物学、社会学和物理学等各个交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3].而同步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国内外大量学者的关注.目前,该领域提出了几种振子模型来研究复杂网络中的同步动力学行为,常见的有Kuramoto 振子模型[4]、Lorenz 振子模型[5]以及FitzHugh[6]和Nagumo[7]提出的FHN(FitzHugh-Nagumo)振子模型等. 爆发式同步(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现象在2011 年由G′omez-Gardenes 等[8]研究无标度网络同步现象时发现,该现象指在同步化过程中,复杂系统从无序态到同步态的相变过程是不连续的一级相变过程.研究者们将这种动力学行为命名为爆发式同步,此后便掀起了相关研究热潮.Li等[9]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对爆发式同步产生的影响,发现节点的度与节点自身的本征频率呈正相关时会产生爆发式同步;Leyva等[10]研究了带权重的复杂网络模型上的爆发式同步现象;Zhang等[11]提出了一种以振子本征频率的绝对值为耦合权重的新模型,将对爆发式同步现象的研究从无标度拓扑结构推广到了一般性的网络拓扑结构.Zhou等[12]借助Kuramoto 频率权重耦合模型,研究了振子本征频率分布非对称情况下的爆发式同步现象. 目前,对复杂网络的研究大多是将复杂系统抽象成单个网络,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不同复杂系统之间并非是独立的.复杂系统之间常常存在着相互作用依赖关系,如计算机网络中终端系统与服务器系统相互依存[13],电力基础设施中通信网与电网的交互控制等[14].因此,对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从之前的单一网络逐渐开始转向多层网络,并逐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Su等[15]研究了双层共同演化网络下的爆发式同步,得出了两层网络中相互依赖关系的强弱会影响爆发式同步现象的产生;Zhang等[16]采用局域同步序参量作为调节振子耦合强度的控制变量,将爆发式同步扩展到了多层网络,并观察到了一级相变过渡到二级相变的现象;Jiang等[17]利用社区结构网络作为外力作用层直接作用于另一层网络来研究其对爆发式同步的影响;Kachhvah等[18]利用二阶Kuramoto 惯性模型研究了不同双层网络之间相互作用时对爆发式同步的影响. 单层网络上爆发式同步现象的研究给出了临界耦合强度[11],但对于多层复杂网络产生爆发式同步的临界耦合强度还未有相关结论.因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层间一对一相连的由Kuramoto 振子所组成的多层频率权重耦合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层间相互作用强度和网络平均度对爆发式同步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出了多层复杂网络上爆发式同步的临界耦合强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多层频率权重耦合Kuromoto 模型的提出,有助于分析实际中各个领域的多层网络,例如由通信网和电网组成的智能电网;服务器系统和终端系统所组成的计算机网以及生物系统中由不同分子组成的多层神经网络等,这对于研究多层复杂网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Kuramoto 模型与同步判据 Kuramoto 模型是一种没有振幅、只有相位的经典相振子模型.网络中的各个振子在未受到耦合作用时以各自的本征频率独立运动,当振子之间以某些方式发生耦合时,系统便会随着耦合作用的增强达到同步状态.对于由N 个Kuramoto 振子组成的复杂系统,Kuramoto 耦合模型[8]为 式中:θi和ωi分别表示振子i 的相位和本征频率;λ 为振子之间的相互耦合强度;Aij为网络的邻接矩阵. 在复杂网络同步研究中,同步序参量R 是衡量整个系统中振子同步化的参量.对于N 个Kuramoto 振子的网络,序参量可定义为[8] 式中:ψ 为整个系统的平均相位.若把系统中所有振子的相位看作是分布在一个复平面单位圆上的点,每个振子的相位可用一个单位向量eiθj表示.当系统处于完全无序状态时,振子的相位均匀地分布在单位圆上,此时所有相位会相互抵消,R=0;随着系统同步程度的增加,序参量R 也随之增大;而当系统达到完全同步状态时,所有振子的单位向量均指向单位圆的某一点附近,此时序参量R=1. 为了进一步观察同步现象的细节,可以通过计算振子在长时间内的有效频率来判定网络同步化程度[8], 系统在未达到同步之前,每个振子会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