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固定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x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固定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固定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各阶段性变化,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43例,男159例,女84例。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来进行治疗结果的评价,优219例,占90.1%;良21例,占8.6%。可3例,占1.3%,优良率:98.7%。骨折全部愈合,无Volkmann挛缩和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及术后骨折再移位。结论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杜绝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固定并发症护理 在儿童四肢骨折中,肱骨髁上骨折排第二位[1]。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此种骨折并发症较多,若治疗及护理不当易出现肘关节僵硬和内翻畸形等后遗症[2]。由于患儿缺乏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中,护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自2004年6月-2011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4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43例,男159例,女84例,年龄2?15岁,平均8岁,左侧145例,右侧98例,伸直型234例,屈曲型9例;尺偏型135例,桡偏型10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h?10d,平均住院时间为5d。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向家长讲解手术目的、基本步骤,让家长了解到该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瘢痕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效果好等优点,使其心理上放松,消除思想顾虑。了解有关疾病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知识,树立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手术,进行护理康复训练。 2.2体位护理卧位时,屈肘置于体侧或胸前,前臂尽量旋后位,肘部垫枕抬高,以稍高于心脏水平为度;站立及行走时用悬臂带或手肘托布带前臂中立位悬吊于胸前,抬高患肢制动。由于小儿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生性好奇好动,很难长期保持一种位置,对固定后肢体制动不甚配合,护理人员要根据小儿理解的程度,向家属说明石膏的基本知识及如何维持的有效固定效能。以取得患儿的合作和家属的配合。 2.3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3.1骨筋膜室综合症因术中的牵拉复位操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加重组织水肿。术后3d应严密观察石膏边缘皮肤软组织有无肿胀压迫,避免外固定过紧造成肢体内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肌肉缺血性坏死。同时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肿胀及疼痛等情况。用手经常触摸患儿患侧桡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检查、判断。一旦发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解除患肢外固定,将肢体平放,禁忌按摩。有针对性采用手术探查或解除外固定进一步观察治疗。由于观察仔细、处理及时,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 2.3.2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在肱骨髁上骨折中较为常见,在肘部,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尺神经均紧贴骨质下行,当发生骨折时,移位的骨折端易挤压刺伤(断)神经,应及时了解神经功能状态,对不伴血管危象的患肢感觉、运动异常,则考虑为相应的神经损伤。 2.3.3预防压疮观察和检查石膏边缘及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有无红肿、摩擦伤等早期褥疮症状。 2.3.4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儿童肘关节骨折后肘部及肘关节腔内形成血肿,血肿机化粘连引起肘关节僵硬。同时肘部外伤后肘部肌肉、关节囊挫伤水肿,长期外固定引起软组织挛缩。两者是引起肘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因此,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即行功能锻炼,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3出院健康宣教 维持患肢功能位,用悬吊带悬吊患肢,使之保持屈肘位。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到医院处理。如:①石膏固定边缘或骨突持续不能缓解的疼痛,提示压疮;②针眼处阵发性烧灼痛,尤以夜间为甚,自我感觉针眼处有潮湿感,提示针眼感染;③再受突发性外伤后骨折端复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提示骨折端可能再移位或固定失效等情况出现,请立即就医。定期门诊复查,坚持功能锻炼。注意饮食调养,增加户外活动,延长日照时间,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利用。不随意拆除石膏,不做剧烈活动,加强保护,避免碰触再次受伤。 4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中较多见并发症,因此,术后的观察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手术效果有很大帮助。护理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必须具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多与患儿接触交谈,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不依赖主诉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按照疾病转归的时间规律,适时介入康复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恢复患肢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6-1343.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21.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