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迁徙的芦苇
王彦明
?
①水众的地方,芦苇往往就繁茂。村子后的池塘就是一处。
②这座池塘蓄积的都是春夏的雨水,平时是干涸的。没有雨水的时候,人们穿过花草错身形成的空隙,就可以踩出一条去上工的小路。只有雨水来了,人们才绕着池塘去上工。这个时候,池塘上开始生出水草,也有蛙鸣;两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啄木鸟笃笃地进入树干,孩子们则会卷起裤腿,趟水嬉戏。
③雨水也会生出鱼,这是奇怪的事。老人说,鱼在雨天会飞,随着雨水落入新的水域。不知真假,但是水来鱼也来。秋天的时候,芦苇深了,钻入丛中,还可以看到野鸭子和它们漂浮的巢穴。在身上系一条绳,绳的另一头系在一个边沿有小孔铝盆上,就可以赤着身子去捉鱼和捡拾野鸭蛋。
④在水上,可以踩着泥走,也可以游动,芦苇被分开后又再次闭合。池塘的对岸,孩子一般是不去的,那里住着黄鼠狼、刺猬、蛇、野狸子和獾。一般而言,人们都不去惊扰它们,即使丢只鸡,也就是骂骂黄鼠狼的先人。有一年,大人们打了一只獾,孩子们纷纷跑去要獾油,獾油是上好的烫伤药。为此大人们惊惧多时,乡下的故事里,它们多有迷惑人的方术。
⑤也有大人抓了一只刺猬,送给孩子,当成宠物。上了学的孩子,知道在芒刺上放上果实,让刺猬负重前行。
⑥一些年过去了,一些人消失了,一些孩子翅膀硬了也离开了。却是芦苇率先回到了村子,水众的时候,又回来了。那么芦苇离开过?是长了脚的?那场雨过之后,池塘上浮起一层炭灰,这是秋天烧荒留下的阴影。满池浓墨,像化不开的夜晚。就是这样,芦苇悄然生长,那种油绿和黑色形成了错落感。
⑦是的,一面在逝去,一面却是在新生。找不到一个精准的时间,就是在某一个时刻,芦苇在人们的生活中失去了以前的意义,盖房子、编筐、织席已经不再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芦苇的价值也在逐渐暗淡。秋天收割的景象不见了,那么孩子们呢,孩子们去上学了。只有喜鹊、野鸭、啄木鸟和乌鸦,还在筑巢和生活。
⑧树都是有主,前人种树,后人砍树,被扛回家盖房子或者廉价卖掉,很快池塘边就只能看到树桩了;接下来就是池塘了,如何处理池塘呢?残羹剩饭、死去的猫狗、摔碎的杯子、坏掉的种子……池塘几乎容纳了一个村子的尘垢。
⑨以前如果池塘是村子的肺,很快就成为了穿孔的胃。也不知道是谁最先消失的,反正不是芦苇,芦苇的忍受力和韧性,人们是领略过的。村里没有人丢鸡了,黄鼠狼和野狸子没有了;然后似乎是刺猬,以前它们偶尔迷路进入村子,见不到了;还有蛇,去上学的路上,都可随手捡到一条,放到书包里吓唬同学;唯有獾,消失的那么神秘,无声无息,我们意识到它消失的时候,芦苇已经消失了。
⑩芦苇怎么会消失呢?它有根,抓住泥土死死不放。又能去哪里呢?它们如何像一群失去家园的大雁,从一个的地方集体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想来还是水众的地方,但是没有人关注这些,人们上工都不经过池塘了;他们在自己各自经营起作坊,用汽车把货物运向全国各地。只有芦苇知道芦苇离开了。
?在白洋淀广阔的水域里,芦苇仿佛生活在芦苇的世界里。不仅仅是因为水众,还有宁静的月光和悠闲的野鸭。即使有人划船过来,也只是留下一圈涟漪,然后和涟漪一起消失。没有人知道芦苇搬家去了哪里。
?更为奇怪的是,现在芦苇又出现了。拿着相机的摄影师一脸惊诧。这复活的池塘,就是村庄的历史,躺倒的枯树,雷击斧凿之后都是沧桑。如果以池塘为主体,村庄作为背景,这种黯淡触目惊心。站在人们新开垦的田地里,你可以看到茄子、辣椒、土豆和韭菜之类,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个瓦房的墙体上,写着一个触目惊心的“拆”字。人们即将住进楼房,而芦苇呢?会随着搬迁再次迁徙吗?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篇写到了池塘的生态,既写出了和谐感,又和后面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对比,可以突显本文主题。
B.最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的行为是和自然的变化融合在一起的,说明人有清楚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关爱。
C.文中有许多神秘主义的自然崇拜,比如“鱼会飞”,看似是神奇的,实际写出人们对于自然的关心与崇拜。
D.人们关注的目光,从芦苇转向“经营的作坊”,是因为人们过于功利,对于没有直接用途的东西就不关注。
E.文章结尾处的连续问句,是关注,也是思索。是从“芦苇”的处境观照在自然生态,以及人们的生存环境。
?
2.概括一下芦苇迁徙的原因。
?
3.文章第?插叙了白洋淀的自然环境,其作用是什么?
?
4鉴赏文中第⑨段环线语句。
?
5探究文章以“迁徙的芦苇”为标题的用意。
?
?
?
?
参考答案:
????1BD(B人们与自然融合,并无清晰的环保意识;D并非是过于功利,是人们把自然的东西置于自然之中,而关注生存所需)
2(1)水的消失;(2)池塘生态遭到破坏;(3)现代化进程,人们不再关注芦苇的成长。
3内容上:写出了白洋淀自然环境的和谐,芦苇生存的状态的悠然,与村中芦苇的处境“没有人知道芦苇搬家去了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墩难求”的冰墩墩》《高热度吉祥物的背后》阅读练习及答案(成都武侯区2022届中考二模).docx
- 《5G移动新时代》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拼音版注释译文.docx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docx
- 《春望》理解性默写.docx
- 《担当的力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docx
- 《父亲的轮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广东深圳福田中考三模).docx
- 《核舟记》理解性默写.docx
- 《简爱》经典名句.docx
- 《简爱》内容简介及人物介绍.docx
- 文言文《曹刿论战》《吕氏春秋赵简子》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文言文《曹刿论战》《祖逖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广东深圳福田中考三模).docx
- 文言文《容斋随笔曹操自击乌桓》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存审戒子》《范仲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docx
-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三模语文).docx
- 文言文白居易《修香山寺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成都武侯区2022届中考二模).docx
- 小标题式作文揭秘ppt课件.pptx
- 学习作文:如何才能学好语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