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技术 全面介绍经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课程:电絮凝技术与水样的采集与保存运输 培训部门:环保工程部 培训地点:室内 培训时长: 辅助工具:投影仪、 培训大纲: 一、背景与依据 1、重金属概念、危害 2、法律要求 二、电絮凝技术 1、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工艺与比较 2、电絮凝原理 3、电絮凝部分试验结果 4、电絮凝工程应用 5、电絮凝前景 培训内容: 一、背景与依据 (一)重金属:指化学元素周期表金属栏内原子量超过 40 以上之金属元素均称为重金属,如:铜、汞、镉、锌、铅、镍、铬、锰、铁等。 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 (二)危害:重金属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 (1)世界公害事件 水俣病 —— 汞 骨痛病 —— 镉 伊拉克小麦中毒事件——甲基汞 前苏联大气铬污染事件 ——铬 (2)中国国内重金属污染事件 2005年9月 “锰三角”污染事件 2005年12月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 2006年1月湘江“镉”污染事件; 2006年4月到9月甘肃省徽县 “血铅”事件 2006年9月湖南岳阳“砷”污染; 2007年4月湖南茶陵“铅”污染事件; 2008年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 2008年广西河池砷污染事件 (3)危害性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毫克/升,汞、镉为0.01~0.001毫克/升);在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洋-甲基汞);可被 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路线。亲硫重金属元素(汞、镉、铅、锌、硒、铜、砷等)与人体组织某些酶的巯基(-SH)有特别大的亲合力,能抑制酶的活性,亲铁元素(铁、镍)可在人体的肾、脾、肝内累积,抑制精氨酶的活性。六价铬可能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沉淀剂,可抑制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可能致癌,过量的钒和锰(亲岩元素)则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机能。 (三)法律要求 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汞——人体每天最大摄汞量为0.03mg/人天、0.5微克/天 公斤体重 水生生物对汞的生物浓缩系数高达104以上,鱼体中累积的汞浓度应低于世卫组织推荐的0.5微克/公斤,换算成淡水水体基准值为0.05微克/升 (1)污水综合排放指标 GB8978-1996规定的一类污染物共13种: 总汞(Hg) 0.05mg/L 烷基汞 不得检出 总镉(Cd) 0.1mg/L 总铬(Cr) 1.5mg/L 六价铬(Cr6+) 0.5mg/L 总砷(As) 0.5mg/L 总铅(Pb) 0.5mg/L 总镍(Ni) 1.0mg/L 苯并(a)芘 0.00003mg/L(0.03μg/L)  总铍(Be) 0.005mg/L(5μg/L) 总银(Ag) 0.5mg/L 总α放射性 1Bq/L 总β放射性 1Bq/L 二类:总锰(Mn) 2.0 mg/L,总锌(Zn) 2.0 mg/L (2)地表水水质标准 序号 金属 Ⅰ类水质 Ⅱ类水质 Ⅲ类水质 Ⅳ类水质 Ⅴ类水质 10 铜≤ 0.01 1.0 1.0 1.0 1.0 11 锌≤ 0.05 1.0 1.0 2.0 2.0 12 氟化物(以F-计)≤ 1.0 1.0 1.0 1.5 1.5 13 硒≤ 0.01 0.01 0.01 0.02 0.02 14 砷≤ 0.05 0.05 0.05 0.1 0.1 15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16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17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18 铅≤ 0.01 0.01 0.05 0.05 0.1 19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20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二、 电絮凝技术 (一)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工艺与比较 1、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电絮凝法和生物法等,包括化学沉淀、电絮凝、离子交换、膜分离、活性碳和硅胶吸附、生物处理等方法。 化学沉淀法:具有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生物法:存在对入水水质要求高、自动化程度低等劣势。 电絮凝法:具有效果好、运作费用低、易于管理和操作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化学沉淀法: 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

文档评论(0)

GG-水处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深水处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