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机组智能控制与灵活性运行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燃煤机组智能控制与灵活性运行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TMAC XXX—2023 燃煤机组智能控制与灵活性运行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煤机组智能控制与灵活性运行的基本概念、控制目标、功能与性能等技 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燃煤机组智能控制与灵活性运行的规划、设计、调试、验收、维护与评估 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1870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煤机组智能控制 intelligent control for coal-fired units 应用于燃煤机组中,用以实现机组安全、经济、高效、环保运行,具有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反馈和智能控制决策的控制方式。 3.2 燃煤机组灵活性运行 flexible operation for coal-fired units 燃煤机组能够快速、有效地调整机组出力、负荷分配和运行模式,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 能源波动和网络稳定性等变化,同时保持高效、可靠的电能供应。 3.3 自趋优控制 self-optimizing control 通过自动搜索最优参数,以使燃煤机组被控指标接近或达到最优的控制。 3.4 自学习控制 self- learning control 2 T/TMAC XXX—2023 通过对燃煤机组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源学习所得到的信息来进行的控制。 3.5 自恢复控制 self-recovery control 当燃煤机组内传感器、执行机构或元部件发生故障时,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和优化控制器 参数,或改变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 以维持燃煤机组系统稳定,保证机组正常运行的控制。 3.6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 通过自行修正燃煤机组内控制器结构或参数,以补偿燃煤机组运行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 响,从而改善控制系统性能的控制。 [来源:GB/T 26863-2022,6.13] 3.7 自组织控制 self-organizing control 当燃煤机组的工作条件或外部环境发生不确定性变化时,机组管理系统通过调整自身的 组织结构,实现管理层面上的闭环管控处理的控制。 3.8 自启停控制 automatic plant startup and shutdown control 可实现燃煤机组自身从启动准备直至带满负荷或者从正常运行到停机的全部过程的控 制。 3.9 灵活控制 flexible control 通过改变燃煤机组内部各设备的输入和输出信息, 以实现燃煤机组负荷灵活变化的控 制。 3.10 机组灵活性辅助设备 flexibility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unit operation 为了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降低机组上网功率配套的相关设备。 3.11 机组额定功率 rated capacity of unit 3 T/TMAC XXX—2023 制造厂给定的汽轮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机组在规定的终端参数,且不超过规定的寿命条 件下无限期地运行,调节汽门不一定全部开启。额定功率也称额定出力或额定负荷(调节系统 试验时的额定负荷是指在设计背压下的考核工况)。 3.12 深度调峰 deep peak shaving 受电网负荷峰谷差较大影响,而导致火电厂降出力,发电机组超过基本调峰范围进行调 峰的一种运行方式。 3.13 机组最小技术出力 minimum technical output of unit 在保证发电设备运行安全、环保排放合格、满足约定的供热量、兼顾涉网性能条件下, 发电机组可持续稳定输出的最小电功率。配备储能(不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电锅炉等灵活 性辅助设备的机组,最小电功率为发电机出口电功率扣除其配套灵活性辅助设备吸收的电功 率。 3.14 一次调频 primary control of the speed of generating sets; primary frequency control 通过各原动机调速器来调节各发电机组转速, 以使驱动转矩随系统频率而变动。 3.15 一次调频死区 dead band of primary frequency compensation 一次调频调节系统在额定转速附近对转速差或频率差的不灵敏区。 3.16 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 response delay time of primary frequency compensation 从转速差或频率差最后一次超出一次调频死区开始到机组负荷向正确的调频方向开始 变化的时间。 3.17 一次调频稳定时间 s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