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转移瘤 T1WI上多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靶征:病灶中央出现坏死,在T1WI上中心呈更低信号,在T2WI上中心呈更高信号 牛眼征:增强扫描时,病灶中心呈低信号,周围呈环状增强带,最外层呈稍低信号带,低于外周肝实质信号 结肠癌肝转移,“牛眼征” 结肠癌肝转移,“牛眼征”,中央坏死“靶征” 肝转移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T1WI上为低信号,边界清、锐利 T2WI上为高信号,随着TE时间的延长,信号逐渐增高,在重T2WI上,呈极高信号,称之为“灯泡征” 大的血管瘤其内信号不均匀,纤维瘢痕在T1WI、T2WI均为低信号;有出血或血栓,T2WI上则为高信号 肝海绵状血管瘤 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信号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信号逐渐减低,直至全瘤充填,信号与正常肝相同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信号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 MRI 基础知识 常规扫描序列 平扫 T1WI T2WI FS 与 T2WI DWI(b=0、800) ADC图 增强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肝细胞期 如何识别T1WI、T2WI图 自由水 T1WI T1WI FS T2WI T2WI FS 反相位 同相位 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内是否有脂肪成分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弥散加权成像 DWI能够抑制肝脏血管及胆管的信号(即黑血效应),同时正常肝脏背景抑制,故实体肿瘤组织呈相对高信号 对于肝脏局灶性病灶的检出较T2WI有更高的敏感性 病变定性 DWI上不同组织信号强度与b值关系的示意图 b值的选择 正常肝脏组织:T2弛豫时间相对短 46ms 1.5T 24ms 3.0T b值通常小于1000 sec/mm2 b值小于100~150 sec/mm2 肝内血流信号消失(黑血图):提高局灶性病变检出率 b值大于500 sec/mm2 帮助病变定性 黑血图(Black-blood image) 病变检出 T2WI b50 b500 b1000 弥散图及ADC图识别 T2闪光效应 T2闪光效应 b500 ADC 肝转移瘤 常用对比剂 非特异性对比剂 Gd-DTPA,快速透过毛细血管壁而分布于细胞外间隙内,并迅速在血管内外达到平衡状态 缩短T1弛豫时间而引起T1WI信号增高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 Gd-EOB-DTPA,经肝细胞摄取,再通过胆汁排泄至消化道 有功能的肝细胞摄取普美显,呈等或高信号 无功能的病灶不摄取普美显,呈低信号 肝细胞癌 T1WI 多为低信号,与病灶内组织间隙水分增加、病灶内纤维化或液化坏死有关 高信号者与病灶内出血、脂肪变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T2WI 多为高信号,更高信号为坏死、液化或出血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则T2WI信号越高;分化程度越高,T2WI则越接近等或低信号 肝细胞癌 增强“快进快出”(动脉期:肿瘤出现强化;门静脉期:低信号) 伴发改变:门脉癌栓形成;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硬化、腹水等 肝细胞癌,伴假包膜、中央瘢痕 肝细胞癌,伴出血、坏死 肝细胞癌,伴肝右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 平扫 T1WI呈高信号,与术区的出血、凝固性坏死有关 T2WI信号混杂,凝固性坏死呈低信号;出血呈高信号或低信号(与出血时相有关);坏死不彻底的肿瘤,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 出血或坏死区无强化。 残存的肿瘤与术后的炎性充血反应区动脉期均可强化,但前者门脉期或延迟期强化减退,后者呈持续高信号 肝细胞癌消融后改变 S7/8肝癌介入术后,未见活性 S5/6肝癌介入术后,未见活性 S5/6肝癌介入术后,边缘见大片状、结节状活性区 平扫 T1WI上常为低信号,T2WI常为略高信号。 肿瘤的信号强度根据病灶内纤维化、坏死及黏液成分的不同而不同,因此T2WI信号往往不均匀 增强扫描 一般为轻至中度,表现为病灶边缘的强化。 从外周至病灶中心逐渐有强化,呈“渐进性强化”,病灶似有缩小改变,与CCC病灶内纤维成分较多,呈延迟强化有关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位于病灶内或病灶周围 病灶处肝轮廓凹陷、包膜皱缩 肝门区淋巴结转移较HCC多见 侵犯门静脉系统较少见,而造成肝内胆管扩张较多见 胆管细胞癌,渐进性强化 胆管细胞癌,伴肝内胆管扩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