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 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VIP

专题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 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福州社会风俗演化 时间 饮食 服饰 出行方式 近代以前 大米为主 长衫马褂 轿子、马车、船只 近代以来 大米及面条、馒头、面包、蛋糕等面食 西服、皮鞋、领带、洋袜 汽车、卡车、摩托车 上表说明(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福建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风俗演化是历史变革的缩影 D.晚清社会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2.我国近代修筑马路后,“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和“男女不杂坐”的古老风习面临着新风尚的挑战。这说明当时( ) A.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初步发展 B.交通发展助推社会习俗变迁 C.国人的传统观念尚无法改变 D.政府鼓励使用新式交通工具 3.1860年,曾在洋行里当过买办的一些中国商人用外国轮船运来了大豆和豌豆。承揽牛庄货物运输的当地小船主们为此设下了多重关卡,阻挠这笔交易,直到货主答应今后不再用外国轮船运货,才使事端平息。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国人普遍存在排外观念 B.近代交通转型充满着阻力 C.列强在华特权相对有限 D.洋务运动提升了主权意识 4.英国人赫德主办大清邮政时期,因为侨批信多无详细地址和具体收件人姓名而无法投送,海外华侨劳苦大众和其国内家属都拒绝向“大清邮局”交寄邮件。该史料可以佐证( ) A.观念落后制约近代邮政发展 B.西方近代通信方式对主权侵犯 C.近代邮政方便了物品的传递 D.晚清信息传递方式的近代化转型 5.如表是《申报》报道的部分内容。这可以用来说明( ) 时间 报道内容 1873年4月28日 三月份《环瀛琐记》目录;马车游戏伤人论;川沙厅陈公判事 1882年10月24日 朝鲜国王谢恩表;壬午科浙江乡试名录;伦敦电讯照录;海岛多金(译外国报纸上的新闻);苏伊士运河往来船只 1885年3月3日 法国侵略军袭击我浙江镇海炮台时,被我炮台大炮击伤数艘,败阵而逃。我军大胜的消息传到《申报》馆时,当天的《申报》早已印好发出,《申报》馆便将所得的战争消息印成《号外》发送与读者 A.《申报》成为官方的喉舌 B.新闻报道影响政府的决策 C.时政新闻成为报刊主流 D.关注现实成为民众的要求 6.据统计,1912~1925年,上海工部局共颁发了81903份建筑许可证,与清末相比,增加了47.2%。新崛起的建筑物,一部分是工业用房,另一部分用于城市新市民的居住。这反映出该时期的上海( ) A.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B.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C.城市贫困问题得到解决 D.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7.20世纪初,东北各铁路建成后,招募了大量养路工人、信号工人、乘务人员和货运工人等。如南满铁路到1927年已有工人近3.5万,“沿铁路线的劳动夫役、起卸栈房货物的扛帮苦力、杂役夫、扫除夫役等有7~8万人”。由此可知( ) A.新式交通发展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B.铁路发展加剧列强对中国劳工的剥削 C.新式交通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 D.东北近代铁路建设与管理的水平较高 8.1937年,著名报人梁士纯指出:中国报人今日第一大使命,就是增进人民的爱国心,把国家和个人的依存关系,多方灌输于一般民众,养成一种深刻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的新闻报刊事业( ) A.开启了中国报刊的近代化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须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促进了中国思想领域的新陈代谢 9.下图所示为1947年《申报》上的一则广告。该广告可印证当时( ) A.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B.西方大国加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C.西式餐饮文化已融入市民生活 D.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 10.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苏联服装布拉吉在中国风靡一时,它便捷、轻盈、活泼、经济的特点,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列宁服也受到尤其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偏爱。“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这反映出建国初期( ) A.审美观念具有时代烙印 B.经济水平影响文化交融 C.服装设计紧跟世界潮流 D.中西合璧成为大众时尚 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驻外使节在社交场合基本上都穿黑色或灰色中山装,但在公务性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员既有穿中山装的情况,也有穿西装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A.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B.国民经济的恢复尚需时日 C.释放出融入国际社会的意愿 D.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缓和 12.下表是对1949年至2004年间《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人物事迹的研究统计(单位:%)据此可知( ) 爱岗敬业 勤奋钻研 贤妻良母 自立自强 优雅魅力 领袖气质 其他 1955—1964 34.3 10.8 4.5 23.4 8.1 2.7 16.2 1975—1984 31.1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