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仿之树也长青
――谁也不可能永远第一
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一直被誉为体育用品市场的“ 长青树” ,以年销售额 20 亿 马克的业绩遥遥领先于同行。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法兰克地区,有一个名叫赫尔佐根奥拉赫的小镇,阿迪达 斯总部就坐落在这里。阿迪达斯每年的绝大部分产品均由分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子公 司和领有执照的厂家生产,公司总部只为世界球星定做特型鞋。
1920 年,酷爱制鞋的阿尔弗雷德 ·达斯勒和大哥鲁道夫 ·达斯特开始从事制鞋业    生产。起初成绩平平,没什么重大进展。1936 年,奥运会在德国召开时,他们觉得    美国短跑名将杰西 · 欧文斯有望夺冠,便把自己生产的钉子鞋无偿地送给欧文斯试穿。 欧文斯果然一举夺得四枚金牌,因而他穿的鞋子也就成了公众注目的焦点,从此,   阿迪达斯就奠定了以名人广告作为营销策略的基础。直到现在,阿迪达斯仍沿用这    个老办法做广告、树名牌。
1949 年,兄弟俩闹翻了,哥哥带走公司的一半财产和设备建立了彪马制鞋公 司。这个公司在 70 年代前期也一直占世界第二,仅次于阿迪达斯。阿迪达斯是阿 尔弗雷德 ·达斯勒取其名字的昵称阿迪和姓氏的前三个字母组成〔adidas〕,是弟弟 在原有公司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相比较而言,弟弟比哥哥要略胜一筹。
1954 年,脚穿阿迪达斯的运动鞋的德国足球队击败了匈牙利队,特殊构造的 钉鞋帮了大忙,当匈牙利队员在泥泞的足球场上踉踉跄跄时,联邦德国足球队员却 健步如飞,第一次登上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宝座。阿迪达斯从此名声大振,那三瓣叶 的图案逐渐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阿迪达斯在制鞋方面不断创新,先后研制出四钉跑鞋、尼龙底跑鞋和既可以插 入也可以拔出的鞋钉。还有一种鞋钉的不同排列组合方法,能使跑鞋的鞋钉有 30  种不同的变化,让运动员能够适应室内与室外、天然与人工跑道的多种需要。创新 的成果十分惊人,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穿阿迪达斯公司制品的运动员占全部个人 奖牌获得者的 82.8%。公司的声誉几达极至,销售额很快上升到 10 亿美元。
阿迪达斯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不仅生产各类体育活动用鞋,还增加生产了与体 育活动有关的其他用品,如运动短裤、运动衫、便服、田径服、网球服、泳装、体 育用球、乒乓球拍、越野雪橇及流行的体育挎包等。
1972 年以前,体育用品市场特别是运动鞋市场基本上由阿迪达斯和彪马两家   所垄断。这种局面直到后起之秀耐克公司脱颖而出、占领美国市场之后才有所改变。
1972 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影响产生了一股锻炼身体的热潮,很多人热衷于跑步, 跑鞋的需求量剧增。与此同时,新加入制鞋行业的公司也不断涌现,如耐克、布鲁   克斯、新巴兰斯、伊顿尼克、西尔斯和康沃斯等。阿迪达斯在这场跑步热潮中,由   于对跑鞋市场的增长情况统计不足,对市场潜力的估计也有严重的失误,因此在竞   争中很快就遇到了耐克公司的强有力挑战。双方此消彼长。耐克公司的销售额 1976   年才 1400 万美元,1982 年就增至 6.94 亿美元。1979 年,阿迪达斯占有的市场份额
为 20%,而耐克则达 33%,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阿迪达斯的失误除了因为老牌企业本身故步自封、谨慎胆小之外,还因为 1978 年阿尔弗雷德 ·达斯勒的不幸去世。尽管管理权的交接十分平稳,但后来的管理者显 然没有创业者的韧劲和首创精神。
当然,阿迪达斯的落伍更重要的原因是耐克的进步。阿迪达斯不仅低估了市场, 也低估了耐克及其他制鞋商的实力,对它们的进入缺乏警惕性,也没有行之有效的   应对策略。推动耐克在美国市场上跨入最前列的市场营销策略主要的不是创新,而   是仿制。耐克公司以阿迪达斯的制品为模型进行仿制。具有讽剌意味的是,仿制者   战胜了发明者。
耐克公司的营销策略主要也是两种方式:用体育名人做广告和适时适地生产。
1985 年,耐克公司在广告和市场营销活动方面取得重大成功,并利用少数几    个著名运动员大做广告。如出资 250 万美元让迈克尔 ·乔丹做一种乔丹空气鞋的广告。 这种鞋在 1985 年 7 月正式推出后,很快获得成功,全年订售额突破 9000 万美元。
在生产方面,耐克公司也像阿迪达斯一样重视技术开发。1979 年初推出的“顺 风”牌跑鞋,被称为运动鞋的新一代。
耐克还像阿迪达斯那样进行品牌延伸,把经营范围向鞋业以外转变,也取得不 小的成功。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独领风骚多年的阿迪被耐克这匹“黑马”超过,也是十分 自然的事。耐克公司在模仿阿迪达斯时,更多的是注重超越,而不是照抄。但不管 怎么样,阿迪达斯确实开创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那就是把体育运动与市场营销紧 密结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