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呕 吐 一、概 念 ※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常见病症。 ※本证发生无年龄和季节的限制,而以婴幼儿及夏季易于发生。 ※凡内伤乳食,大惊卒恐,以及其他脏腑疾病影响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气上逆,均可引起呕吐。另外,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称之为“溢乳”,多为乳哺过量或过急所致,宜注意改善哺乳措施,并非病态。 二、推拿治疗 1、乳食积滞 【治法】 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处方】常例。推五经:清脾经200次,后补脾经100次,清肝经250次,清心经150次,清肺经100次,补肾经200次(以“清四补二法”要点清脾经,清后加补)。配穴:止呕主穴:推天柱100次,揉板门90次;消食导滞穴:推大肠100次,揉中脘(消导法)、足三里各90次;按肩井2~3次。若便秘腹胀甚者,加推下七节,摩腹;兼见食纳不佳加掐四横纹,捏脊。 【方义】常例开窍,调理脏腑,清肝经,清心经以防肝旺火动;补肺经、肾经,按揉足三里以助脾胃运化;推大肠、揉中脘,通腹消积导滞;推天柱、板门降逆止呕,效果更佳;按肩井关窍。 二、推拿治疗 2、胃中积热 【治法】 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处方】常例。推五经:清脾经350次,清肝经300次,清心经250次,清肺经300次,补肾经200次(以“清四补一法”要点清脾经)。配穴:和胃降逆止呕主穴:推天柱、板门、中脘、足三里各90次。通利二便以清热泻火主穴: 清大肠经、后溪各60次,推六腑60次。捏脊3~5遍;按肩井2~3次。 【处方】常例开窍,调理脏腑。用“清四补一”法以清热为主;配推天柱、板门按揉足三里,揉中脘健脾和中,和胃降逆止呕;清大肠,退后溪,推六腑通利二便,有加强清热泻火之功;按肩井关窍。 二、推拿治疗 3、脾胃虚寒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处方】常例。推五经:补脾经300次,清肝经250次,清心经100次,补肺经200次,补肾经150次(以“清二补三法”,补脾经为主)。配穴:揉外劳200次,揉中脘300次,揉足三里80次,推天柱100次,推板门100次,推三关90次,推六腑30次。捏脊3~5遍;按肩井2~3次。 【处方】常例开窍。重推脾经,兼按揉足三里,揉中脘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揉外劳,推三关温阳散寒以加强温中作用,推六腑调理脏腑之气;推天柱、板门和胃降逆,善止一切呕吐;按肩井关窍。 三、注意事项 ※哺乳时不宜过急,以防空气吞入;哺乳后,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排出,然后再让其平卧。 ※喂养小儿时,食物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不进辛辣、炙煿和有腥臊膻臭异味的食物、饮料等。 ※饮食清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品,不恣食生冷。预防食物及药物中毒。 ※呕吐者。应专人护理,平静休息,消除恐惊心理,抱患儿取坐位,头向前倾,用手托扶前额,使呕吐物吐出通畅,不呛入气管。 疳积是疳疾和积滞的总称。 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疳疾是指气血津液干涸,形体赢瘦,面黄发枯等为其特征。 积滞进一步发展往往形成疳疾,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故本节将疳积一并讨论。伤于乳食,停聚不化,形成积滞;积久不消,进一步发展形成疳证。两者关系亲密,故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一、概 念 本病多见于5岁如下小儿,发病无季节性,呈慢性过程,迁延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古代疳证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西医学所说的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与疳证的临床体现相同,主要是小儿摄人不足或摄人食物不能充分利用的成果。 一、概 念 1、积滞伤脾 【治法】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处方】常例。推五经:清脾经300次(清后加补),清肝经250次,补肾经200次。配穴:分腹部阴阳20次,清大肠150次,推六腑90次,揉中脘(消导法)300次,掐四横纹4~5遍,揉按足三里100次,揉脐150次,捏脊5~8遍。按肩井2~3次。 若腹胀甚,加摩腹;兼有积滞证伴有热象者,脾经清后加补;后期若无积滞者,脾经以补为主,再重补肾肺二经;兼便秘或便溏者加推龟尾、七节、大肠。 二、推拿治疗 【方义】常例开窍。清补脾经消积健脾而不伤中;清肝经疏肝理脾;掐揉四横纹,揉中脘(消导法),揉脐,分腹阴阳,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清大肠、推六腑,清肠腑之积热;捏脊,按揉足三里健脾开胃,消食和中;按肩井关窍。 注:每日推1次,连推2次后,揉中脘之消导法则要改为调中法;脾经不再用清法,改用补法;肠腑积热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