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引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日积月累”的《蝉》是诗人借蝉阐发高洁的志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管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名家笔下的白鹭、花生、桂花、珍珠鸟,还是第一单元习作中列举的玩具小熊、陶罐、绿毛龟、贝壳……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之物,但是却在其中蕴含了特别之情。就像余光中诗句说的那样“从前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自我知你在此山中,山是蓬莱山,水是星河水,树是连理树。”当寻常事物遇上别样的经历和感悟,就会涌出特别之情。要让学生真切体味出这些寻常之物的特别之情,就需要引导学生沉浸课文的语言文字,细细品出个中滋味,读懂作者的心思,也读懂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秘密。
四篇文章都既然四篇课文都告诉了学生,作者写物,为的是抒发心中特定的情感,那么本单元习作尝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就成为“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的目标选择了。从阅读理解到习作训练,是紧密贴合的“读写结合”的编排。
大单元设计思路
子任务一:搜索自己的心爱之物
单元开启:
.激趣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习小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这周班上要举办“心爱之物分享会”,欣赏作家们喜欢的事物,体会他们的情感,并且学习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快和我一起走进第一单元的世界吧!
.发布核心任务,明确成功标准
核心任务:举办班级“心爱之物”分享会
成功标准:
(1)我能自主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写好生字,丰富词句积
累;
(2)我能知道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能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我能仿照课文,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描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在班级“心爱之物”分享会中分享给同学们。
.搜索自己的心爱之物
(1)赏四篇课文中作者的心爱之物。
(2)看习作指导中提供的事物例子。
(3)想自己的心爱之物,与大家简单交流外形、来历、故事。
子任务二:探秘作者的心爱之物
(一)赏诗意白鹭
1、白鹭初印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语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体味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2、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抓住对比写法;品味“适宜”等关键词;理解“增之一分”“减之一分”“素以一忽”“黛之一忽”的表达效果,体会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2)想象画面,交流感受,体会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交流:作者是如何借白鹭抒发自己情感的?
抓住白鹭的外形和活动的意象特点,着力描摹和渲染。语言凝练,句句含情。
4、学习写作,尝试迁移。
仿照郭沫若写白鹭的外形的片段,课下写出自己心爱的外形特点。
(二)品朴实花生
1、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着力叙事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感悟道理
(1)从课文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交流中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
(2)作者借花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课前查找的许地山的相关资料,结合他的性格、为人以及作品理解父亲的教导。
3、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小练笔
(三)闻香浓桂花
1、梳理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着力叙事抒发情感的方法。
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回忆?
2、借助具体语句,体会文章蕴含之情
这篇文章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爱桂花之情
(2)邻里情
(3)母女情
(4)思乡情
结合教材后的“阅读链接”和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加深理解。
3、感悟题目“桂花雨”的表达效果。
既然文章用了那么多笔墨写桂花的香气,为什么题目不用“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