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及“八王之乱”. 一、西晋的建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 曹丕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 1、背景: 263年,魏灭蜀。司马懿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2、建立: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措施: 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材料研读: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词。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材料: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二、八王之乱 1、原因: 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过程: 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交战地点: 洛阳一带 4、影响: (1)西晋从此衰落。 (2)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持刀陶俑 5、西晋灭亡: 316年,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西晋为什么会短命而亡?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智力低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敕勒川狩猎图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2、民族、地点: 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 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 套地区。 问题: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十六国: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十六国”。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