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甲醇的发生与防治
0 马铃薯甲烷防控技术研究概况
[研究意义]甘薯甲虫属于鞘臂科,也被称为阔叶甘薯叶甲和福田ic甘薯甲虫。它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1855年首次报道了马铃薯甲虫作为农作物害虫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马铃薯产区造成严重危害。现已广泛分布于中西亚、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5月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塔城地区塔城市首次发现。马铃薯甲虫传入新疆17年以来,其向东直线距离扩散了约800 km,平均每年扩散速度约为80 km。截止到2008年,马铃薯甲虫被成功的阻截在昌吉州木垒县大石头乡以西,距新疆与甘肃交界只有550 km。分布扩展至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8个地州,35个县市约26×104km2的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兵团所属团场马铃薯种植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我国检疫部门,通过口岸检疫截获马铃薯甲虫的频率在逐步增加,严重威胁甘肃省和全国马铃薯的种植。我国马铃薯甲虫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在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技术方面,各国学者曾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开展一些初步的研究,Ioannidis(1991)研究了马铃薯甲虫对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类型,Biever(1992)报道了释放二点蝽Perillus bioculatus,每株释放450头,可减少马铃薯甲虫种群的50%,Hazzard等(1991)报道了一种瓢虫,对二代马铃薯甲虫的卵捕食率39.9%,Cantelo(1992)报道了利用线虫防治马铃薯甲虫,室内实验效果可达98%。【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国内外针对马铃薯甲虫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农业及物理防治(与非寄主作物合理倒茬轮作,诱集捕杀,品种筛选,科学施肥、灌溉制度等保健栽培措施[8~11])、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菌剂,引进天敌控制)以及化学防治(生物源、植物源以及其他新型杀虫剂防治)等[14~21]。而从生态调控、防虫栽培、生物防治以及与环境相容的化学防治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相关技术研究、组装和集成,总结提出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提高各单项技术的互补性和实用性,以及整体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该害虫科学、有效的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和方法
1.1 生态法规试验
1.1.1 不同类型田生虫口计数调查
2009~2010年,在伊犁河谷地区的察布查尔县秋季马铃薯收获后翻耕改种田、早春翻耕种植田和未翻田三种类型田,分别采样调查越冬后虫口基数和越冬死亡率。每种类型田块面积3 335 m2(5亩),667m2(亩)采样10个点,共采样50个点,每个样点面积0.5 m2,挖土深度为30 cm。
1.1.2 种植马铃薯的种类
2009年在伊犁河谷地区的察布查尔县和霍城县,以轮作田、连作田和邻作田为对比进行试验。轮作田已有一年未种马铃薯,连作田在上一年曾种植马铃薯,邻作田在上一年未种植马铃薯,但与上一年马铃薯种植田相邻,距离不超过50 m。所有对比田均种植同一品种紫花白,面积667~5 336 m2(1~8亩)不等,播期基本一致,相差不超过一周。每种类型田块调查10~20点,每点顺行查5~10株,统计成虫数。
1.1.3 小区马铃薯品种组成
分别于2009~2010年,在特克斯县农技站试验田进行抗虫性比较试验,供试品种分别来自东北马铃薯产区、西北马铃薯产区、西南马铃薯产区的JP04-09(吉林)、克新13(吉林)、津引1号(吉林)、尤金(吉林)、JP04~08(吉林)、大西洋(甘肃)、大白花(甘肃)、L0029~35(甘肃)、LK-99(甘肃)、庄薯3号(甘肃)、陇薯7号(甘肃)、陇薯2号(甘肃)、陇薯3号、台湾红皮、高原4号和紫花白(CK)等1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新疆主栽品种紫花白作对照品种。每个小区1个品种,每个小区98 m2,各小区品种顺序随机排列,共计16个小区,试验地总面积1 568 m2。每7 d调查百株虫量和危害情况,并进行不同品种测产,按小区实收,详细记录。
1.2 松茸育种技术
分别于2009和2010年在特克斯县农业技术示范园实施,选择中等肥力马铃薯田,种植品种为紫花白。
1.2.1 般施肥方案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设覆膜、不覆膜2个处理,副处理为优化施肥和常规施肥,完全组合共计4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为667 m2(亩)。地膜采用80 cm窄膜,株行距22 cm×70 cm。常规施肥采用当地习惯施肥方案即:尿素、磷肥各15 kg/667 m2作基肥;尿素8 kg/667 m2作花期追肥。优化施肥是根据马铃薯养分需求规律,增施钾肥并调整氮磷钾基肥与追肥比例,即尿素15 kg/667 m2、磷肥9 kg/667 m2、钾肥4.5 kg/667 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