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一、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1、概述农药——防治病虫害、消除杂草、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 ——杀虫剂、杀真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污染来源——使用和生产过程
一、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2、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为氯代碳氢化合物,常见的有六六六、滴滴涕、狄氏剂和艾氏剂等,多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少数为粘稠液体,挥发性不高,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脂类或其它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蓄积致毒作用,因此为淘汰农药。毒性随着氯原子数增加。 六六六有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同分异构体,乙体蓄积毒性最强。 常见有机氯的急性毒性如表9-1所示。
二、体内代谢过程1、吸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2、分布——部分贮存于脂肪,部分排出体外(分布和贮存与组织中脂肪含量呈正比)3、代谢——脱氯化氢、脱氯、氧化反应 例(1)DDT脱氯原子、加氢原子形成DDD(低毒),再转化为DDA(无毒);脱HCl形成DDE(低毒、蓄积)。 (2)六六六:脱氯形成多氯苯或多氯酚 (3)七氯、艾氏剂、氯丹,进行双键环氧化生成环氧化物贮存于脂肪中。
三、毒性作用1、急性毒作用(半小时至数小时) 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流涎、腹泻、出汗、失眠、噩梦、全身乏力、肌肉轻度震颤;严重时阵痉挛、强制性抽搐,失去知觉。 2、慢性毒 全身倦怠、四肢无力、头痛、头晕、失眠、食欲减退、乏力、易倦、易激动、多汗、心悸等,严重时引起震颤,肝、肾损害,末梢神经炎。 DDT影响人和动物的生殖功能 。
四、毒作用机理1、去氯反应 与血液基质中的氧活性原子作用,发生去氯连锁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氧化产物。2、DDT与神经膜受体机构互补。3、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氯丹,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4、六六六、狄氏剂,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产生拮抗作用。5、DDT与雌性激素受体结合。
有机磷农药重点: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以及毒作用机理有机磷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有机磷农药的理化性质
一、理化性质 大多属于磷酸脂类或硫代磷酸脂类,其通式为R1R2PXY,其中R1、R2碱基集团,X为氧或硫原子,Y为各种不同的酸性基团。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和X、Y、R基团有关。R为乙基毒性最大,X为氧原子时较硫原子毒性大,Y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强。
二、代谢过程吸收: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分布:血液和淋巴输送到肝,肾、脾、骨、肌肉和脑组织代谢:氧化——毒性增强分解——毒性降低还原——对硫磷和苯硫磷结合——葡萄糖醛酸和谷胱甘肽
三、毒性作用1、M样症状(毒()碱样症状) 起因:外周M受体过度兴奋使有关效应器功能失常所致。 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视物模糊、流涎、出汗、心率减慢、呼吸困难、紫绀等。2、N样症状(烟碱样症状) 起因:外周N受体过度兴奋,引起植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及骨骼肌兴奋所致。 症状:血压升高、心率较快、肌肉震颤和抽搐等。3、中枢神经症状 起因: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受体过度兴奋所致。 症状:躁动不安、()妄、惊厥、昏迷、血压下降、呼吸中枢麻痹
四、毒作用机理 抑制胆碱酰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体内蓄积,刺激胆碱能神经系统,产生毒性。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重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以及毒作用机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理化性质
一、理化性质化学结构: 含有N-取代基的氨基甲酸脂化合物,基本结构式为R1NHCOOR2,R1和R2为烷基或芳基。物理性质: 多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光、热、空气及酸性物质较稳定,遇碱易失效。低毒、高效、低残留。常用的有西维因、异丙威、呋喃丹、丁苯威、害扑威、混灭威、速灭威等。
二、代谢过程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体内经水解、氧化和结合被转化。
三、毒性作用及毒作用机理症状:流涎、流泪、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等。机理:抑制胆碱酰酶的活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重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以及毒作用机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农药的理化性质
一、理化性质化学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和生物活性不同的顺反异构。物理性质: 多为黄色黏稠液体或无色晶体,挥发性低、不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遇碱分解。
二、代谢过程 经呼吸道、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甚微。分布于脂肪及神经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