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义》对《诗经》教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ocxVIP

《毛诗正义》对《诗经》教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诗正义》对《诗经》教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毛诗正义》(以下简称“正义”)是汉唐时期研究《诗经》的一部杰作。理论方面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对毛派教育理论的更严格、更系统的僵化。孔颖达认为《诗经》是一部体现教化之道的书。围绕着“教化”, 孔颖达为《诗经》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阐释体系。他对许多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主要来探讨孔颖达为《诗经》构建的教化理论体系及其相关问题。 一、 《诗大序》的思想内涵 在先秦, “诗教”最初指“以诗为教”。“以诗为教”既是一种成熟的施政方针, 也是普遍的政治实践, 在儒家学派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诗经》在产生之后, 被人们看作是文化知识和政治伦理的经典, 这与儒家的阐释、宣传是分不开的。《正义》在阐释学上的基本特征, 就在于特别重视弘扬《诗经》的政治与道德教化价值。 上古时期, 诗与乐不分。尧舜时期即有礼乐教化。标志着“诗教”产生。诗乐一体的教化形态也即“诗教”的源头。《周礼》《礼记》等记载, 西周时期重视教化对于统治的作用, 并专门设置负责礼乐教化“地官司徒”“春官宗伯”等执掌的职官, 同时掌管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基本科目“六艺”也以礼、乐为首。《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 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404可知西周礼乐教化体系已比较系统完整, 此时《诗》脱离礼、乐而独立, 开始有专门的“诗”之教。 儒家“诗教”理论的开创者是孔子。孔子“诗教”观最主要的思想有二:第一即“思无邪”, 即以正邪善恶为标准, 重在道德观教育。这是后来《诗大序》“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渊源。第二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强调情感宣泄不过度, 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中庸之道。有人认为, “孔子关于《诗》的教育作用的思想后来演变为中国诗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秦汉之际儒家的“诗教”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礼记·经解》第一次明确提出“诗教”的概念: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 则深于《诗》者也。1368 一般认为《礼记·经解》成书于汉代, 所以其中的“诗教”理论代表这一时代的成果。《礼记》提出“温柔敦厚”说, 本是就《诗》能塑造人的道德人格来讲的。《礼记·经解》提出“《诗》教”的概念, 并用它概括诗歌的教育作用, 说明诗教的目标是使人变得“温柔敦厚而不愚”, 即让人民的性格变得温和敦厚, 这已经是纯粹的教化理论。 《诗大序》对《诗》的伦理教化功能推崇备至。《诗大序》提出“四始说”, 认为《诗经》中的风、小雅、大雅、颂全具有关乎政治兴衰的重大作用。《诗大序》认为《诗》就治世而言, 可以用来规定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及社会人际之间应有的义务, 可以移风易俗, 完善人的品行, 是进行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最好材料。《诗大序》还提出了“风动教化说”, 强调《诗》不只是统治者教化百姓的工具, 同时也是统治者和百姓之间双向影响的过程, “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同时强调让百姓可以大胆批评时政, 而统治者听到批评之后应引以为戒。《诗大序》还强调下层百姓批评时政应该“主文而谲谏”, 强调言辞的方式, 委婉地进行讽谕, 避免触犯统治者的尊严。通过修辞在诗歌中体现出来, 就是运用譬喻、象征和比兴手法。《诗大序》中的“诗教”理论对后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郑玄的“诗教”思想对《正义》的诗教理论有直接影响。郑玄笺《诗》, 以毛诗为主, 同时也杂取三家诗。郑玄笃信《诗序》, 他的“诗教”理论也是在《诗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郑玄认为《诗》“六义”都是立足于政教的, 诗三百也皆是为政教服务的。郑玄还发展了《诗大序》的“正变”说, 对《诗经》各篇的创作时间加以考辨, 从而具体区分了“正诗”与“变诗”, 认为变风、变雅是周王朝中衰以后的作品。文、武、成王在位时是治世, 故这个时代的诗是“正诗”;懿、厉、幽王是乱世, 故这个时代的诗是“变诗”。从西周前期和后期以迄东周的总的文学创作概貌来看, 正变之分是符合历史环境和诗歌演变的实情的。《诗经》中较晚的作品显著特色是“刺怨相加”, 的确与前期的颂“文武之德”形成鲜明对比。“变风变雅说”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导后代诗人有意识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痛苦, 具有积极、进步的影响。 唐初, 统治者为了达成封建政权的文化的统一, “在文学上接过了隋文帝君臣高举的儒家诗教说的旗帜, 在理论界掀起了空前的宣扬儒家教义的热潮。”唐太宗令孔颖达等编撰的《正义》对于当时的文风与文学创作具有指针作用。《正义》以《毛传》《郑笺》为基础。学者议论《五经正义》注疏时经常持一个论断———“疏不破注”。但根据解释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