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痛哀悼:“显”与“隐”的笔法——《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相关背景,熟悉文章的脉络。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叙述、议论和抒情结合手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重要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4.文化传承与理解: 知人论世,体会爱国青年的精神。(难点)礼赞青年,思考牺牲: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著名作家郁达夫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幸的是,我们的民族在任何时期都不缺少英雄,正如鲁迅所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也是民族的英雄。更有幸的是,我们的民族也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一个英雄,今天我们就随着鲁迅再次走进《记念刘和珍君》,来铭记这位可亲可爱的爱国英雄——刘和珍!此文是鲁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两周后,为纪念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却被残暴屠杀的刘和珍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1926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段祺瑞执政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国民军,日本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政府前请愿。当游行队伍到达时, 早已经戒备森严的政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就是其中之一。刘和珍,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二)任务一:梳理概括各部分内容与情感,分析刘和珍形象【提问】第一、二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缘由,请问作者鲁迅为什么写此文,又为什么反复地讲“我实在无话可说”?(读出沉郁与深痛)【明确】表层缘由是程君的正告和我自己也早觉得有写的必要。深层缘由:一是表达哀痛,二是控诉暴行,三是痛斥阴险论调(揭穿流言),四是唤醒庸人。“我实在无话可说”的原因:一是我还沉浸在青年被屠杀的悲痛中,难以自拔;二是无耻文人的污蔑,让我悲愤得说不出话。【提问】“真的猛士,敢于……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如何理解?【明确】真正的革命者,敢于直面黑暗的社会,敢于正视残酷的流血斗争,永不害怕,永不退缩。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哀痛,他们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他们为战友的牺牲而哀痛;然而,他更为自己能参与到为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斗争而感到幸福。【提问】“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句话如何理解?【明确】这个世界尽管有无畏的革命者,然而现实中更多是平庸者、苟且者,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为他们设计的,他们那么的多。这些不敢斗争向未觉悟的庸人、苟且者,一方面为革命者的牺牲而悲哀(微漠的悲哀),另一方面他们又健忘牺牲,习惯于苟且偷安(淡红的血色),我们所处的这是这样一个似人非人的世界,真不知何时是个尽头。作者意在告诫人们:不能因时间的流驶而忘记血的教训。【提问】第三部分是作者追述自己与刘和珍的交往,从作者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反复讲“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读出庄肃虔敬)【明确】作者首先高度评价了刘和珍的所作所为,让“我”改变了对学生的看法,之前“我”认为学生恐怕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现在“我”才发展他们是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忧虑的中国青年。第一部分回忆了刘和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生活艰难却毅然预订《莽原》全年——思想进步,追求真理。这里回忆了两年事:1.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和进步学生一起同反动校长作斗争——敢于反抗,有号召力;2.“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有责任心。反复讲“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突出其善良乐观。参加请愿——勇敢坚强,有爱国心。【补充】倒杨风潮: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南浦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一台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含装配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
- 桥梁知识专题讲座课程PPT课件.ppt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pdf
- 医患沟通技巧ppt课件.pptx
- 2024版糖尿病科普课件(完整版).ppt VIP
-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科学课程的育人方向.docx VIP
- 黄帝内经-认识五脏六腑课件.ppt
- 温州二中2025(突破训练)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题(有答案,无听力).pdf VIP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PCR技术中的引物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