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王勃专题练习合集(含解析).docxVIP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王勃专题练习合集(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王勃专题练习合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联系诗人处境,颔联诗意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在写远行人的前路艰险,其实也是在写诗人自身的命运多舛,仕途坎坷。 B.颈联一方面是对友人的同情与劝慰,一方面也用以自我安慰,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C.尾联既说明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思念之切。杜甫《梦李白》中“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便是这个意思。 D.写法上,诗哥借助写景和想象抒情,笔触感人,着意写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情韵深邃而绵邈。 E.本诗与作者的另一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题材同为送别,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和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与劝慰,风格情调相近。 2.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之地是巴南,行人所去之地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相隔遥远。 B.第一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反问谁见过离别时的啼哭抒发别情,比第二首诗歌表达情感更含蓄。 C.第二首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夜烟弥漫、明月高悬的场景,渲染了离别后凄凉、孤寂的氛围。 D.送别的人总会因朋友离去而感到寂寞,所以本来不寂寞的离亭也关着门,显得寂寞无比。 E.第二首诗结句中的“寒”字不仅写出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还写出了离别之夜的内心感受。 4.两首诗题为“送别”,诗歌中不直接写离别,却满含别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④。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 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6.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麻平晚行 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百年”和“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空进行交织,使诗人的愁绪变得更加浓重。 B.颔联写出了诗人“寻戍道”而不得,只能靠辨听泉声而聊以自慰,排遣内心的苦闷。 C.颈联通过“涧叶”、“山花”等意象,呈现出天色已晚、光影难辨的境界,表达诗人无意于赏景而急于返乡的心情。 D.“风急暮猿清”描写了暮色中风的呼啸声、猿的哀鸣声不时传来的凄清景象,以景结情。 8.本诗蕴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全诗感情真挚动人,既有起笔处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后来又用“寒雾”“暮烟”等景物抒情,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氛围。 10.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唐诗举要》中说:“此疑咸亨二年(671)寓巴蜀时作。” 11.下列对这两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