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体会
知白地黄丸由知母、黄柏、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椰子和泽泻组成。它是由六味地黄丸和知母和黄柏组成的。它经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证,如潮热、出汗、口干、喉咙痛、耳鸣精、小便短红等。知柏地黄丸处方最早源于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原名为滋阴八味丸,到清代董西园编著《医级》卷十二中更名为知柏地黄丸。其中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再配以知母清上焦烦热、配以黄柏泻中下焦之火,加强了滋肾阴基础上清利三焦之火、泻三焦湿热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知柏地黄丸可以治疗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许多疾病。临证中笔者经常使用该方加减治疗复杂的阴虚火旺、阴虚湿热证取验,特例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汗证、反复口腔溃疡和反复尿路感染的有效验案如下。
疗效判定标准
案1患者某,女,47岁,2009年10月9日初诊:甲亢病史一年半,现服他巴唑1片/d,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心慌头晕,气短,汗出,腰酸,双胁胀,口苦,胸闷,纳食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处方:知母10g,黄柏10g,茯苓10g,山药10g,泽泻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萸肉12g,牡丹皮12g,蒺藜15g,夏枯草12g,连翘15g。7剂水煎服。
2009年10月16日二诊:心慌头晕、气短、汗出、胁胀、口苦减轻,仍腰酸,胸闷,纳可,二便调。眼胀,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处方:知母10g,黄柏10g,茯苓10g,山药10g,泽泻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萸肉12g,牡丹皮12g,蒺藜15g,夏枯草12g,郁金12g。14剂水煎服。
2009年11月7日三诊:心慌头晕、气短、汗出、胁胀、口苦基本消失,偶有腰酸,胸闷。舌尖红苔薄,脉细数。处方:知母10g,黄柏10g,茯苓10g,山药10g,泽泻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萸肉12g,牡丹皮12g,赤芍12g,白芍12g,夏枯草12g,郁金12g。7剂水煎服。嘱服用知柏地黄丸,长期服用。后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停服西药。
按:患者心慌头晕、气短汗出,腰酸胁胀、口苦胸闷、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证。以知柏地黄丸加蒺藜、夏枯草、连翘、赤芍、白芍、郁金收效。
治疗织物散血案
案2患者某,男,36岁。2009年9月12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旅游劳累后,全身疲乏,牙龈少量出血,但不痛,后全身散在点状出血,住院治疗,查血小板计数4.7×109/L,其胸腹无异常,骨髓穿刺确诊为: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后曾先后使用利血生、维生素K4、强的松、云南白药及汤药归脾汤加味治疗,全身皮疹减少,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鼻衄靠压迫止血。就诊时见患者面色潮红,头昏沉,全身散在小斑疹片,色暗红,疲乏,腰酸沉,心烦,舌质红苔黄,脉细数。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熟地黄各30g,山药30g,山萸肉12g,牡丹皮15g,茯苓15g,山药12g,赤芍15g,旱连草15g,桑叶12g,菊花12g,羚羊角粉0.6g,生石膏30g,仙鹤草30g,丹参15g,紫草15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
2009年9月19日二诊:鼻衄减少,皮肤斑疹暗红,无新发出血点,面色潮红减,头昏沉,疲乏,心烦,腰腿酸软,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略数。血小板计数6.2×109/L。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熟地黄各30g,山药30g,山萸肉12g,牡丹皮15g,茯苓15g,山药12g,赤芍15g,旱连草15g,羚羊角粉0.6g,玄参15g,仙鹤草30g,丹参15g,紫草15g,白芷10g,青黛10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患者出院。
2009年9月26日三诊:鼻衄、牙龈出血未发,皮肤斑疹暗红消退,无新发出血点,心烦、头昏沉减轻,仍疲乏,腰腿酸软,舌质暗红、舌苔薄,脉弦细。血小板计数10.2×109/L。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熟地黄各30g,山药30g,山萸肉12g,牡丹皮15g,茯苓15g,山药12g,赤芍15g,墨旱连30g,女贞子15g,仙鹤草30g,丹参15g,紫草15g,白芷10g,青黛10g,三七块6g,北沙参15g,生甘草6g。14剂水煎服,开始减激素,每周1片。
2009年10月9日四诊:无鼻衄,皮肤斑疹暗红明显消退减少,疲乏减,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细。血小板计数13.7×109/L。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熟地黄各30g,山萸肉15g,山药30g,牡丹皮15g,茯苓15g,山药12g,黄精15g,生黄芪30g,北沙参15g,金银花15g,当归15g,鸡血藤15g,三七块6g,丹参15g,赤芍12g,生甘草6g。14剂水煎服。后坚持服用知柏地黄丸。
按:患者全身散在小斑疹片、色暗红、面色潮红、头昏沉疲乏,腰酸心烦、舌质红苔黄脉细数为阴虚火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