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3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04 园林树木与城市环境.docxVIP

(18)--003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04 园林树木与城市环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园林树木与城市环境 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城市或居民区的环境条件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相比,有很大变 化。通常比自然环境要恶劣,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必需根据城市环境的特殊情况加以 考虑。 城市环境 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 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除了大气环流、大的地貌类型、主要河流水文特征基本保持自然 状态外,城市建筑景观、城市道路、城市各项生产、生活活动设施等,使城市的气候、土壤、 水质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 城市密集的建筑物及水泥和沥青地面改变了土壤性质和城市空气垂直分布状况。化石燃 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空气污染,改变了大气组成。同时城市人为热及人为水汽的影响,导致 了城市内部气候的特殊性。高度密集的人口,在一个有限地区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结果,使集 中的能量放出大量的热。城市土壤的热容量大,蓄热较多。工业、汽车发动机的尾气所形成 的城市雾障虽减弱了太阳辐射,但并未减少城市的热量,反而使城市土壤吸收累积和反射的 热量以及生产、生活能源释放的热量不易得到扩散,从而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此外, 城市有建筑物的交叉辐射,阻碍风的吹入,屋面与路面的存在,虽减少了深处的太阳辐射传 播,但能较多的吸收热量,在日落后仍继续增温。尤其夏日傍晚,天气由晴转阴时和夜间更 显得闷热。城市所降的雨,大部分为下水道排走;蒸发量又大,湿度小,使城市非雨季的夏 日显得燥热。冬、春季较温暖,树木物候较早。 城市里的土壤是在地带性土壤的背景下,在城市化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 特殊的土壤。许多土壤的自然剖面被翻动,有的仅仅是土壤物质的堆积。由于人类活动的践 踏或者重物挤压,一般城市土壤紧实度较大,土壤无结构或呈块状、片状结构,使土壤的通 透性下降,大大减少了水分的积蓄,造成土壤中有机制分解减慢,加剧土壤的贫瘠化。透气、 营养及水分极差的环境,严重影响了植物根系的生长,使得园林植物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 甚至死亡。如城市公园游人较多,地面受到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降低,有的 树干周围铺装面积过大,仅留下很小的树盘,影响了地上与地下气体交换,使植物生长环境 恶化。城市土壤容重大、硬度高、透气性差,在这样的土壤中根系生长严重受阻,经调查, 油松、白皮松、银杏在土壤硬度1?5kg/cm2时,根系多;5~8kg/cm2时,根系较多;15kg/cm2 时,根系少:大于15kg/cm2时,无根系。根系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使园林植物地上部分得 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长期下去,必然出现枯梢和焦叶,树木长势一年不如一年,甚至枯 死。 城市中每时每刻都进行大量的物质流动和转化加工,包括各类原料、产成品、日用品和 废弃物,同时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煤、油、电等。城市内部的分工愈来愈细,各系统功能日 益复杂,一旦有某一环节失效或比例失调,都会造成污染物的流失。当污染物进入水中,其 总量超过水的自净能力时所引起的水质变坏现象称为水体污染。城市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及由 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对城市湿度、温度及土壤均有相当影响。 水污染物可以随水流运送到远处,也可以随蒸发被风带入大气。污染水可直接毒害动植物和 人,或积累在动植物体中,经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也可流入土壤,改变土壤性质,影响植 物生长。 城市建筑方位和组合 城市中由于建筑的大量存在,形成特有的小气候。对以光为主导的诸因子起重新分配作 用;其作用大小因建筑物大小、高低而异。建筑物能影响空气流通,具体有迎风、挡风、穿 堂风之分。其生态条件因建筑方位和组合而不同。现以单体建筑各方位分析如下: 单体建筑由于建筑物的存在,形成东、西、南、北四个垂直方位和屋顶。在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绝大多数坐北朝南的方形建筑,四个垂直方位改变了以光照为主的生态条件。这四个 方位与山地不同坡向有相似又有不同。主要是下垫面为呈垂直角的二个砖砌或水泥面,反射 光显著,局部地段光随季节和日变化较大。 东向一天有数小时光照,约下午3时后即成为庇荫地,光照强度不大,不会有过量的情 况,比较柔和,适合一般树木。 南向白天全天几乎都有直射光,反射光也多,墙面辐射热也大,加上背风,空气不甚流 通,温度高,生长季延长,春季物候早,冬季楼前土壤冻结晚,早春化冻早,形成特殊小气 候,适于喜光和暖地的边缘树种。 西向与东向相反,上午以前为庇荫地,下午形成西晒,尤以夏日为甚。光照时间虽短, 但强度大,变化剧烈。西晒墙吸收累积热大,空气温度小。适选耐燥热、不怕日灼的树木。 北向背阴,其范围随纬度、太阳高度角而变化。以漫射光为主;夏日午后傍晚有少量直 射光。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风大,冬冷,北方易积雪和土壤冻结期长。适选耐寒、耐 阴树种。 由于单体建筑因地区和习惯,朝向不

文档评论(0)

艺心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艺心风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A54M2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