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在遣词用语上力求准确,能够真实反映生活,突出事物特征,准确表达情感。 2.让学生懂得在行文上力求文意连贯,表达时句与句之间有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 还要注意词序的合理安排。 3.学习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并寄寓情感,抒发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看看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裏招摇撞骗、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充耳不闻。” (成语乱用,表意错误。) 二、教授新课 (一)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指文章的用词妥帖,语句通顺。简单地说就是准、顺。 (二)“准” 1. 出示苏轼和他妹妹之间的小故事。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说“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抚掌称妙。 那么苏小妹的到底比苏轼高明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也来揣摩揣摩。 先请学生回答,然后归纳得出:??? 清风、细柳,给人以柔和之感,“摇”“舞”动作力度太大,唯有“扶”字能准确描绘 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月光映照,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自然也黯然失色了,一个“失”字表意更为准确 。 2.我们再一起来做两组选择题。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洗淋 浇灌 (1)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 ,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2)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 ,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他全部的透惑了。 (答案:(1)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 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2)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 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他全部的透惑了。) 金黄 微黄 (1) 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 (2)田野里几乎总是 的太阳。·····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答案:(1)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 田野里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小结:选词用语时要注意能够表现生活实际,突出事物特征。 3.找出这组句子的共同点。 a杜鹃啼血猿哀鸣 b油岭在这里低唱,蟠整们在这里弹琴。 c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d它 (海燕)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e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小结:同样是鸟叫声,高尔基说海燕是大笑,是号叫,而海鸥是呻吟。等我们学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会知道,高尔基对海燕是赞美的,对海鸥是讽刺的。看来用语还要准确表达情感。 4.看照片,说感受。 ①请你用一个词说说你看到这一片沙漠时的感受并一两句话来描写。 示例:广袤、炎热、开阔、壮美、荒芜……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无情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蒸腾起滚滚热浪。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逃离”。 ②用一两句话来描写一下这片沙漠,注意描写时的用语,能够准确表达出你的感受。 (示例:黄沙漫漫,褶皱涌起。沙丘起伏就如一排排的浪涛,一直涌向天边。热情的阳光亲吻着这片黄色的大海闪耀着万点金光。大漠望远,视野的盛宴,惠于我满心的欢愉。) 小结: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 ?(三)顺 1.这是同学写的一个写景片段,是否通顺? 晚饭后,我和妈妈漫步在湖海塘边。这时天边的晚霞还没有褪去,天空呈现出一片柔和的昏黄。望向湖面,湖水是暗绿或是深黄的,泛起细细的波纹。抬头,只见几只飞鸟在空中掠过,点缀着这昏黄的天幕。湖边都是散步和锻炼的人儿,有骑着自行车的孩子,有小伙子在打篮球,草坪上,老人们正打着太极,还有一对母子趴在栏杆上耳语...... (1)写事物没有条理,一会儿天上,一会地上,一会儿又天上。 参照《春》中的“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像朱自清的“春花图”,就是先写树上的花,再写花下,最后写地上的花,自上而下。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