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多少有机质才算正常?.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含多少有机质才算正常? 不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也不尽相同。 L棕壤: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的山地垂直带谱中,如秦岭北坡、吕梁山、中条山、六盘山等 高山及洪河流域的密茂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在褐土分 布区之上。 腐殖质聚具有深达l.5-2m发育良好的剖面,有枯枝落叶层、 积层,粘化过渡层,疏松的母质层等。表土层厚约15-20cm , 质地多为中壤。其下则为粘化紧实的心土层,粘粒聚集作用明 显,厚约30-40 ,富含胶体物质和粘粒,有明显的核状或棱块 状结构,在结构体表面有明显的铁镒胶膜复被。再下逐渐过渡 至轻度粘化的底土层。K、Ca、Mg、Mn在表层腐殖质中有明 显聚积。土壤胶体吸收性较强,土壤代换总量约5-25当量 腐殖质聚 /100g ± , 土壤吸收性复合体大部分为盐基所饱和,盐基饱和 度达80%以上。土壤呈微酸性反应,PH值6.5左右。发育在 酸性基岩母质上的棕壤,PH值可达5.5-6 ,盐基饱和度也较 低,约在60-70%o棕壤土养分释放迅速,因土壤质地粘重, 到弱碱性反应,下层呈碱性反应,土壤结构性差,团粒不稳 定。 .风沙土 :风沙土是风成沙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库 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以及风蚀沙化严 重的长城以北风沙区。 风沙土的剖面发育微弱。流动风沙土,除干沙层(厚约5- 10cm )和温沙层界限明显外,无分化特征,土壤质地分选良 好,细沙(0.25—0.05mm )占90%以上,有机质含量低,在 0.012—0.233% 0.012—0.233%之间。半 定风沙土,地面有结皮或稍覆浅 沙,结持较紧,剖面有分化,有机质染色层明显,有机质含量 0.2—0.8%o按碳酸盐和易溶盐含量可再分为半定风沙土.碳酸盐半定风沙土和盐化风沙土三类。 0.2—0.8%o 按碳酸盐和易溶盐含量可再分为半 定风沙土. 碳酸盐半 定风沙土和盐化风沙土三类。 定风沙土,粘粒增 多,有机质含量可达1.0%左右,土壤保水保肥性进一步改善, 肥力提高。 .灌淤土 :灌淤土是长期利用富含泥沙的河水灌溉,在淤积和 耕作施肥交替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农业土壤,多分布在河套 平原、银川平原及沿黄河的一些地方。 灌淤土由灌溉熟化层和底土或埋藏土层组成。灌溉熟化层又可 分为新灌淤层、近代灌淤层和老灌淤层三部分。灌淤土的主要 特征是全剖面比较均一,熟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耕性、结 构性、保肥性、持水性和透水性。 .潮土 :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平原或局部低地 上。受地下水影响,形成明显的锈纹绣斑层。全剖面可分为耕 作层、锈土层和母质层。由于有机质积累较弱,有机质含量通 常在1%左右。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机质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 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 . 5% ,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 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 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 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 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也就是说有机质占到土壤干重的0?5%对于土壤来说是一般情 况。如果有机质占到土壤干重的5%的话应该算是很高的了。 结构和通透性差,水分不易入渗,在地势较高的山坡地,易受 干旱威胁,在地势低洼地带,又易形成内涝。 .褐土:褐土分布区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山地和丘陵地 区,在水平分布上处于棕壤以西的半湿润地区,在垂直分布 上,位于棕壤带以下,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分布于秦岭北坡、 陇山、吕梁山、伏牛山、中条山等地形起伏平缓、高度变化不 大的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以及河谷阶地平原。 褐土多发育在各种碳酸盐母质上,其成土过程,主要是粘化过 程和碳酸钙的淋溶淀积过程。典型的褐土剖面包括暗灰色的腐 殖质层(A层)、鲜褐土的粘化层(B层)、碳酸钙积聚的钙 积层(BCa )和母质层(C层)。土体中的粘化现象明显,粘化 层紧实而具有核状或块状结构,物理性粘粒含量一般在30- 50%。钙积层碳酸钙含量20—30%。土壤上层呈中性或微酸 性反应,下层呈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代换量较高,可达20- 40mg当量/100g ±,代换性盐基以钙、镁为主,粘粒矿物以 水云母和蛭石为主。具有良好的渗水保水性能,但水分的季节 性变化明显,表现为春旱明显。土壤胶体吸收能力强,盐基佳 和度高。在自然植被下,有机质含量为1一3%,但由于褐土适 于耕作,大部分已辟为农地,致使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一般 为1%左右),氮磷贮量少。褐土肥效反应快,但稳肥性差。由 于粘化现象明显,土壤易板结,耕性较差。 .碱土:分布面积很小,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西大滩一带的洼 地。其主要特征是土壤胶体复合体吸

文档评论(0)

153****2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