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看春景与离哀
等着梅,条桥柳,草开风加热,直到废水下降。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作品。词的前后两片主人公的形象是不同的。
上片,出现的是远行的游子。此时,他正在旅途中。词以对句开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明艳的初春图:一所专门接待来往官员的馆舍;馆舍墙外,疏落地散着几株梅树,曾经盛开的梅花业已凋残殆尽;近处流淌着一湾小溪,一座小巧的石桥横卧溪上;桥的两头密植着杨柳,那柳看上去袅娜纤细,因为它的枝叶长得还不是很茂密。
第三句“草薰风暖”四字,仍续写初春景色。煦暖的春风温拂万物,原野间的青草飘溢着清香。然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我们的主人公不但未被那大好春光所陶醉,反而熟视无睹地端坐马上,催动马缰,行色匆匆。这同时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使词由写春景过渡到抒离愁。
四、五两句,接上面游子中途所见写途中所感。面对如此春光,却无法留在家乡和亲人共赏,而不得不跋涉兼程,去那遥远的地方,这怎能不惹人离愁呢?可爱的春色反给他平添了几多愁绪;而且,那离愁随着时空的距离在增加,恰似沿途经过的河流:春水无穷无尽,离愁也迢迢不断。这两句构思颇妙。先说上句。离愁本可以轻重喻,如金董解元的《西厢记》:“驴鞭半袅,吟肩双耸。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也不动。”这里,词人却说“无穷”,而且越“远”越“无穷”——他正一步步离开家乡,走向远方;他越走越远,笼罩在心头的那团离愁也越来越沉重,而且还像雾似地弥漫开来,变成渺渺茫茫的愁江恨海了——眼中所见同心中所感真是吻合到了极点!再说下句。以流水比离愁,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比如晚唐李群玉《雨夜》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比如南唐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又比如脍炙人口的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应排除前人对欧阳修创作的影响,但欧词却偏能同中寻异,别出新裁,不能不令人击节叹赏。
现在,我们且回过头来看看作者在上片选取景物时的技巧:
“候馆”以梅花装饰,还是早已凋残的梅花:既明示节令,又暗用典故。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馆梅花,明显含有思念家中亲人的意思。
“溪桥”用杨柳点缀,且是尚未茂密的杨柳:一方面点出节令,并顺带描写途中景色,一方面又因杨柳是赠别之物,纤袅曼柔的柳丝扑入眼帘,令人油然想起送行的亲人。这深一层的用意,读者当细细体味。
下片的人物形象,不再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而是游子心目中的思妇了。
古典诗词中不乏这样的“倚栏人”。丈夫因种种缘由,不得不告别亲友,远适他乡。在“家书抵万金”的古代,闷锁深闺的妻子长年累月得不到丈夫的音信,为寻求一丝半缕的慰藉,她们常常登楼倚栏,极目远眺。词中的女主人公也正是这样,此刻,她眼里已蓄满泪水,她的柔肠也因牵挂亲人而好像要折成寸段了。“寸寸柔肠,盈盈粉泪”,两句八字,状相思之痛,不用谓语,一内一外,其意甚明。继“迢迢”之后,再用“寸寸”、“盈盈”一对叠词,极大地强化了离愁的缠绵不绝。
第三句:“楼高莫近危栏倚”,这既是丈夫对妻子的恳切劝慰,又可看作是思妇极度失望后无可奈何的内心独白。
仿佛是特意申述莫倚栏的原因,于是乎景自天成地有了末尾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平芜”与上片“草薰”遥相照应。目断“平芜”,又为“春山”所阻,而“摇征辔”的“行人”,已远在“春山”之外了。这里的“春山”,既是闺中人穷尽目力所及的地方,又是她想象的极限。可是,她的丈夫却还在“春山”之外,已超越了她的目力和想象力。游子由自己的离愁推想思妇的离愁,又由思妇有离愁而设想她登高望远,想到她欲登高望远而又迟疑不决。这两句语浅直而意深婉,恰如剥蕉,层层叠入,难怪明词评家卓人月赞曰:“‘行人更在春山外’,不厌百回读。”(《词统》)
词当婉约,这首《踏莎行》即充分体现了这一本色。本来,这首词反映的题材很传统,但表现手法却很新颖。通篇以抒写游子的离愁为中心,上片从游子角度切入,倾诉自己“春水”样的离愁;下片变换角度,表面看似是从思妇角度出发,实际仍是从游子的想象着笔,刻划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摹写想象中妻子的离恨别愁,突出的却是自己对妻子的无限深情。词人还着意描绘了春天特有的现象:残梅细柳,草薰风暖;然伤心人别有怀抱,在思亲念家的游子眼里,那所有的一切都是恼人的。明李攀龙即深谙个中三昧,谓之:“不着一愁语,而寂寂景色,隐隐在目,洵一幅秋光图。”(《草堂诗余隽》)的确,作者以春水比愁,春山况远,情景交融,情在景中,遂把“离愁”两个字渲染得细腻深醇、自然秀雅。倘把卓人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东营市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智能化设备建设项目.doc VIP
- 《平面广告设计综合制作》艺术设计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大健康人文视域下的慢病护理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阅读训练+阅读方法技巧(原卷+答案解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部编版.docx VIP
- 甘肃省暴雨图集新版.pdf VIP
- 《办公自动化案例教程》(贺鑫)852-6课件 项目五 使用Word的高级功能.ppt VIP
- 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法律风险及防范劳动教育.ppt VIP
- 手术室多重耐药菌患者手术流程.pptx VIP
- 儿科护理新进展与跨学科教育模式探索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国家标准】GBT 12688.3-2011 工业用苯乙烯试验方法 第3部分:聚合物含量的测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