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
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
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
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
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
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
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
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
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
2.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8分)
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
1.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
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 (思),东方须臾高知之!
2.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
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的
异同(25分)。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
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
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
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
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混浊而不
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离骚》)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斵之。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
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斵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
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
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
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庄子·外物》)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
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
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
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庄子·田子方》)
五、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文(25分):
1、说《论语》
2、说《孟子》
3、说《老子》
4 、说《庄子》
5、说《韩非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考试样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错别字每个字扣半分):
1、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建安时期 ( )所作的( )。
2、( )(字仲宣)被称为“建安七子”之首,他的《登楼赋》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名篇,
有人将其与 《洛神赋》并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