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学庵笔记原文及翻译陆游 老学庵笔记文言文翻译
此乃历来以“笔记”命名者当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最精彩
的之一。陆游晚年退居家乡,结庐为庵,取 “老而学如秉烛夜
行”之意,写成此书,记其平生亲历见闻,流传广远备受称赏,
宋代学者陈振孙已赞为 “殊可观也” (参见中华书局 “历代 ·唐
宋史料笔记丛刊”中该书前言)。
可观之首要,是关于宋朝的典故沿革、人物故事。放翁乃南
宋第一代人,所记多有北宋亡国前及南渡之初的史事,史料价值
之余,寄寓沉痛苍凉。他是强烈的爱国者,但下笔时能不多渲
染,在平实记载中自见感慨,如曾被周作人一再引用的这则:
故都 (东京开封)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
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恺出使虏庭 (指金朝),至燕山
(今北京一带,金灭北宋后将很多东京人家掳至此),忽有两人
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人得一裹,自赞曰: “李和儿
也。”挥涕而去。
这个敌占区中百姓遇故国来使而献栗的故事,简言数语,白
描叙述,却怆然动人,是上佳的小品文笔。
此外还多记秦桧等奸佞事。 《宋史》载,陆游年轻时两度科
试,都因排名首位、压住秦桧孙子而遭秦桧嫉恨,被除名打压,
直到秦桧死后才得进身出仕。加上秦桧主和,可谓国仇家恨,自
然不会放过秦桧一家一党的丑闻。但难得的是,他没有过多感情
偏向的鞭挞,只是直书史实,最多春秋笔法而已。如记施全刺秦
桧不遂,被擒杀于市,有旁观者 “朗言曰: ‘此不了事汉,不斩
何为!’闻者皆笑”。这 “不了事汉”是双关语,表面指施全是
个不懂事的糊涂汉,竟敢冒犯宰相大人,该杀——所以才敢在官
兵环侍的公众场合朗声说出;但实际意思是施全不济事、不成
器,竟然杀不了那个大奸臣,不死有什么用——所以才会引起其
他民众的会心一笑 (另吕叔湘 《笔记文选读》则解释为,秦桧曾
以议和作为 “欲了天下事”,并筑了堂,故 “不了事汉”是暗指
秦桧)。这是陆游的、也是旁观者的双重春秋笔法。高压之下,
围观的民众以恶搞、反讽、擦边球的巧语来表达不满,古今一
也。
可观之第二大类,是诗人佚事、诗句赏析、诗文心得等诗话
内容。其中,引茶山先生 (陆游的老师曾几)语,赞同 《仇池笔
记》中的苏轼意见: “渊明之诗,皆适然寓意而不留于物,如
‘悠然见南山’,东坡所以知其决非 ‘望南山’也。”这个 “寓
意而不留于物”的概括很到位。另记苏轼流寓岭南时, “最喜读
陶渊明、柳子厚二集,谓之 ‘南迁二友’” (该书载东坡逸事颇
多)。
第三大类,则是风物、趣事等。如花木方面,多记各地荔枝
和相关吟咏,其中,北宋时东京宫中曾种荔枝树且还结了果,宋
徽宗以之赐臣子并吟诗记之。
最可喜的,是有一条收集了南朝和唐代称散文为 “笔”的几
则资料,可补本文前引之不足,而且,首先举出的乃是 “沈郎憔
悴不胜衣”之原型沈约,曰: “南朝词人谓文为笔,故 《沈约
传》云: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约兼而有之。’”
——如是种种零金碎玉,颇为好看,确是 “笔记”中之佼佼
者。
按:关于周作人一再引用 《老学庵笔记》之李和儿炒栗事,
集中体现在1937年至1940年的三篇诗文。那段时间是知堂一生
的重大转折关头,落水前后再三寄怀于这故国沦陷的典故,颇可
玩味。
1937年3月的 《老学庵笔记》,介绍他爱读的这同乡之书,
说李和儿故事是当中 “最有意义也最为人所知的一则”, “炒栗
中自有故宫禾黍之思。”并以后人相关记载来对比补正。另外,
该文还引了陆游记 “汉子”、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一词一语的出处,认为很有现实意义,其中 “汉子的语源便直接
戳了老受异族欺侮的国民的心”。结尾又引陆游所记的一位世外
高人意见: “为国家致太平与长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然”,只要
“守国使不乱”、 “卫生 (养生)使不夭”就够了,而 “不乱不
夭皆不待异术,惟谨而已”。周作人认为这是 “于中国最有益的
办法”,可惜可怪的是国人都不去做,反倒总是 “成心在做乱与
夭”,感叹这样 “最高妙也最切实”的 “至理”无人领会, “真
理元是平凡的东西,日光之下本无新事也。”——联系当时的时
局,这也是有所指而能反映其心态乃至理念的。在他写该文的前
几年,日本占领东北、进攻上海、盘踞华北,外寇虎视眈眈,而
国内则浪潮四起,种种纷乱,一片鼎沸。
1937年11月-12月,周作人因偶食炒栗,又想起李和儿事,
写诗一首,后来收入 《苦茶庵打油诗》作为开篇的 “其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烙铁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2026山东颐养健康集团物业(集团)有限公司毕业生校园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大联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广西(统招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道法第一单元练习卷.docx VIP
- 2026山东颐养健康集团物业(集团)有限公司毕业生校园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服务礼仪(综合测试卷 )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 时间管理与高效工作.ppt VIP
- 干细胞治疗课件.ppt VIP
- 河北大学传感器考点.docx VIP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