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黛玉初见时欢喜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诵读诗韵,疏通文意1.视频范读,规范读音,感悟诗情。观看视频:夏青朗诵《琵琶行(并序)》1.视频范读,规范读音,感悟诗情。荻(dí)花 铮(zhēng)铮然 贾(gǔ)人 悯(mǐn)然 慢捻(niǎn) 幽咽(yè)水浆迸(bèng) 钿(diàn)头 银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2.阅读材料,积累常识,明确体裁。(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镇人,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讽谕诗价值最高。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著有《白氏长庆集》。作品以深入浅出,通俗流丽著称。2.阅读材料,积累常识,明确体裁。(2)体裁介绍:《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还有一篇歌行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3.分享成果,梳理文意,定小标题。四言: 江头送客 琵琶弹奏 自述身世 感叹谪居 满座哭泣五言: 江头夜送客 江上闻琵琶 自述身世苦 始伤迁谪意 满座皆掩泣七言: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再听琵琶曲 歌女自述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聚焦音乐,赏析描写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极品。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呢? 1.第二段正面描写乐音的部分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音乐的动人效果的?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1.赏析音乐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嘈嘈”“切切”用叠词模拟声音,“如急雨”“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是用生活中能够听到的声音比喻琵琶声,同时也是能够见到的场景,化无形的听觉为有形的画面。这几句写出几种不同旋律的交错,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表现出音乐高低、缓急的变化,又显得很清脆。1.赏析音乐描写。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花丛里的莺语声轻快婉转,冰下的泉水声梗塞缓慢,这样写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融为了一体。 正如清人段玉裁对此的评价:“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形容涩滑二境,可谓工绝。”1.赏析音乐描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声和前面的有声形成了反差,音乐声停下来,但听众的感情并没有停下来,“幽愁”“暗恨”都生出来了。这是音乐的留白,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1.赏析音乐描写。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满以为弹奏至此就要结束了。谁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1.赏析音乐描写。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1)比喻,以形喻声、以声喻声。比喻,化抽象无形的音乐为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2)叠词和联绵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等叠词和间关(叠韵)、幽咽(双声)等联绵词的使用,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3)适当的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营造出音乐的空无之美,留给听众想象的空间。1.赏析音乐描写。 2.有几位同学在预习作业中将“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也归为对音乐的描写,小组讨论:这两句是否属于音乐描写?为什么?2.侧面烘托手法。 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 “悄无言”的寂静,表现了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衬托了乐曲高妙的艺术魅力,也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3.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契合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齐读音乐描写的片段,梳理乐声中表现的情感变化。3.梳理感情变化。(1)欢快明朗 急切愉悦(2)激越雄壮 愤怒控诉(3)冷涩凝绝 幽愁暗恨(4)戛然而止 诗人高超的音乐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艺术是相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兼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高二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赤壁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拿来主义》+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第10课+劝学-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重点课文讲与练.pptx
- 第10课+师说-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重点课文讲与练.pptx
- 《插秧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