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皮肤病病人护理演示文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临床表现 1、 自觉症状: ① 皮肤感觉过敏或神经痛。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但有的仅轻微瘙痒或无痛。可累及角膜,甚至可引起全眼炎招至失明。 ② 可伴有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等。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2、皮疹分布: 沿某一脊神经或颅神经分布区域,单侧起疹,一般不超过中线。 3.皮损特点: ① 先有潮红斑,继之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 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疱疹、水疱。 (体虚患者可出现血疱、张力性大疱甚至 坏死。) ② 带状排列,各簇水疱之间皮肤正常。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护理演示文稿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优选)感染性皮肤病病人护理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脓疱疮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脓疱疮 定义:脓疱疮是一种由化脓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脓痂疹,黄水疮。 病因: 1、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 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三、临床表现 ㈠ 寻常性脓疱疮 (impetigo vulgaris): 1、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 合感染。 2、发病季节及传染性:夏秋季发病多,传染性强。 3、发病人群:儿童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 4、发病部位:好发于暴露部位(颜面、口周、鼻孔周、 四肢) 。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5、皮损特点: ① 初发损害:红色斑点或小丘疹,迅速变为脓疱。 ② 疱壁薄、易破潰、脓液干燥形成层叠状蜡黄色或灰黄色厚痂。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6、自觉症状:瘙痒, 全身症状表现:重症可有高热,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继发肾炎。 7、病程:1周左右 。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㈡ 大疱性脓疱疮 impetigo bullosa: 1、致病菌: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2、发病人群及季节:多见于儿童,夏季 多发。 3、好发部位:颜面、四肢。 4、病程:1周左右。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5、皮损特点: ① 皮疹为散在性大疱、疱壁薄(豌豆、蚕豆或更大)。 ② 疱内容物初清澈,不久变混浊,有的呈半月形坠积状。 ③ 疱破后结淡黄色痂,可中央自愈,边缘向四周扩展,呈环形排列(称环形脓疱疮)。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2、全身疗法: 应根据患者的损害情况,有无全身症状, 酌情给予抗菌素等。 ①青霉素(皮) 2.5万-5万u/kg/日或大环类脂类药物。 对于重症新生儿脓疱疮,大剂量敏感性高的抗生素。 ②加强支持疗法:血浆、全血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3、局部疗法: 原则为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① 1/8000 P-P 水清洗。 ② 1%新霉素、红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紫草油、聚维酮碘液。 ③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干燥暴露疗法。 ④深脓疱疮先去痂,再涂抗生素软膏。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的传染性皮肤病。 根据发病部位分类: 浅部真菌病 头癣 甲癣 手足癣 体股癣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病因 头癣 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 体股癣 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 手足癣 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甲真菌病 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念珠菌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头癣 黄癣 发内孢子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头癣 白癣 发外孢子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头癣-黑点癣 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体癣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1分 体癣 同心圆样损害 本文档共42页;当前第18页;编

文档评论(0)

hekuncheng5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