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发展时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一、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的一般概况 解剖生理学进展。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明确地提出了咽为胃之系,喉为肺之系的认识,对后世关于咽喉生理病理学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进一步阐述了会厌与喉在生理上相互配合的作用。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指出:“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对声音与脏腑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病症认识进展。宋代陈无择《三因方》将“三因学说”运用于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领域。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最早描述了单纯性慢性鼻炎的症状特点。张从正《儒门事亲》最早对乳蛾病因病机及其病状进行了描述。南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承前启后地提出了耳病归咎于心肾,鼻病归咎于肺,咽喉病归咎于肺胃的观点。 疾病防治进展。据《梦溪笔谈》载:“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伸。”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在11世纪中叶就有了类似人工喉问世。据《粟香随笔》载:放翁(陆游,公元1125~1210)诗云:“染须种齿笑人痴”,自注:“近闻有以补种堕齿为业者”,是关于牙齿种植的记载。赵佶《圣济总录》第一百二十二卷载“咽喉生痈善用针者,辨其可刺,宜速破之,仍施以点饵之剂。”窦材《扁鹊心书》及党永年《神秘名医录》均载有用切开法治疗咽喉痈肿的案例。《儒门事亲》第七卷中首载了用器械取出咽喉异物的方法。《冯氏集验方》有应用压迫颈外动脉以止鼻衄的记载。另外,宋代朝廷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搜集耳鼻咽喉内外治方有3卷,连同散见于其他各卷者载方近900首,《圣济总录》载有耳鼻咽喉口齿科内容12卷。 学科分类进展。宋代的医学教育分为9科,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化出去,设立了口齿兼咽喉科,每届学生10人。元代又分为13科,并将口齿与咽喉分开,各自独立成科。 二、金元四大家在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领域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 刘完素(约公元1120~1200年):论述了耳鸣、耳聋、眩晕、鼻衄、鼽、嚏、鼻窒、鼻渊、疠风(包括鼻部麻风)、喉痹、咽喉不利、暴瘖、口糜等十多个病症。刘氏最早从风火为患精辟地阐述了《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病机,对后世关于耳眩晕的认识影响颇大;阐述和充实了《内经》关于鼻窒火热致病的病机认识及鼻窒的临床特点,以及《内经》关于鼻鼽因火热致病的认识(原文分别参见第四章第五节、第七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假令耳聋者肾也,何谓治肺?肺主声。鼻塞者肺也,何谓治心?心主臭。”这种“耳聋治肺”、“鼻塞治心”的学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首创“喉痹皆属于火”的观点,有关治法为后世医家所重视。他把喉痹作为一种发病急速、病情较重的独立疾病,又将咽喉口齿疾病皆纳入喉痹范畴,使喉痹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李杲(公元1180~1251年):提出了“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观点。对官窍疾病的防治,特别强调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这些观点对耳鼻咽喉科理论发展与临床具有深刻的影响。 朱震亨(公元1281~1358):朱氏著作论述耳鼻咽喉疾病达20多种40余症,是元代以前广泛论述了耳鼻咽喉病症(证)、个人见解与经验最为突出的少数医家之一,也是第一个广泛论述耳鼻咽喉口腔科痰证的医家。朱氏认为,耳鸣、耳聋、眩晕、鼻渊、眉棱骨痛、鼻塞、鼻息肉、喉痹、喉风、缠喉风、梅核气等十多个病症,都与痰有关,从而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观点,对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大影响。如“无痰不作眩”;“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当用开痰、散风热”;“鼻息肉,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治本当消食积”;“喉痹大概多是痰热,重者用桐油探吐”等等。同时,他也是最早广泛论述耳鼻咽喉阴虚病证的医家,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